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5-22 05:31 的文章

两会主题前瞻:“新基建”可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困境行业”政策红利值得期待

受疫情影响,今年两会召开时间推迟至5月21日及22日在北京召开,按照往年的情况,两会是每年第一个具有重要定调作用的会议,会议所会关注与讨论的方向有望成为市场热点。

机构预计,国家开始着力推进新基建建设发力,长期科技攻关的追赶策略已经定调,“新基建”有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随着经济慢慢恢复正轨,“困境行业”政策红利也值得期待。

新基建有望持续发力

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上,“新基建”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2019年全国两会,“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3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这意味着我国短期经济维 稳,长期科技攻关的追赶策略已经定调,今年两会,“新基建”或是重点内容之一,可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此外,十四五规划即将提上议事日程。十四五是中国经济发展提质保量的关键时期,也是中 美冲突常态化的时期。西南证券预计,相应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会出台,新基建领域的进口替代方向值得关注。

按照国家发改委对“新基建”概念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规模到底有多大?海通证券预计,新基建2020年投资3万亿元,未来五年直接投资10.0万亿元、带动投资17.1万亿元。从目前已披露投资规模的新基建项目来看:5G基建方面,2020年三大运营商5G资本开支目标1803亿元、同比增长338%,5G基站建设目标50万个、同比增加285%。特高压建设方面,根据国家电网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在建的9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已经全部复工正在加速建设,全年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1811亿元,同比增长200%左右。

“困境行业”政策红利值得期待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两会时间推迟,且考虑到疫情对正常生产生活的破坏性,政治局已经在3月和4月两次召开会议讨论经济形势,因此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财政货币政策力度市场已有一定预期。机构预计,这次两会在总量上的增量信息可能不会太多,但“困境行业”政策红利值得期待。

从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的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类:一是消费场景与防疫要求存在直接矛盾的,比如餐饮、酒店、影视(文化传播)、旅游、航空、机场这些具有场所封闭、或者加大人员流动特征的领域;二是部分生产细分领域,尤其是耐用品制造(汽车、设备类)、劳动密集型领域(服装家纺、工程类);三是受全球能源和工业品价格拖累的上中游板块。

天风证券表示,“困境行业”在两会前后有望得到有条件的推进,比如近期对于恢复营业难度较大的影院等娱乐性场所,国务院明确了可以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进一步放开;另外全国各地除了通用消费券以外,也有不少地方直接精准投放至餐饮、旅游、体育、文化领域。对于这些“困境行业”的扶持政策,是两会前后值得期待的政策焦点。

关注抗疫特别国债投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