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行业研究:2020年消纳空间落地 长效机制建设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事件:2020 年5 月20 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发布2020 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消纳能力的公告》(以下称《公告》)。
一季度风光发电的限发电量不纳入消纳考核,2020年风电新增29.45GW,光伏新增39.05GW 消纳能力。5 月18 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0 年二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会中表示20 年Q1 风光发电限发电量不纳入清洁能源消纳统计考核,且近期会发布2020 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消纳能力。5 月20 日,国家电网发布《公告》表示国家电网经营区2020 年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消纳能力68.5GW,其中风电29.45GW、光伏39.05GW。
加强新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建设,打开新能源发展长期空间。5 月19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本次《征求意见稿》表示要构建以消纳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加快利于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制度,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清洁能源消纳模式创新,构建清洁能源消纳闭环监管体系,从而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随着风电光伏逐步进入平价时代,新能源消纳能力对当地新能源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各地加大和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新能源发展打开长期空间。
光伏国内外需求共振向上,技术迭代升级孕育机遇。随着国内消纳空间的公布,2020 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达到40GW 以上。另外根据solarzoom 统计,4 月光伏组件出口规模达到5.46GW,同比减少5%,考虑到4 月正逢海外疫情高峰,4 月出口数据表现超出市场预期,表现出光伏需求的韧性。随着国内外疫情逐步改善,光伏装机需求开始回暖。从技术路线角度来看,当前基于P 型硅片的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达到瓶颈,光伏技术路线从P 型向N型升级有望启动下一轮技术周期。技术路线升级给设备厂商带来存量市场改造+新增扩产需求的双重空间;在制造端,技术路线革命给技术领先者和先布局者带来集中度提升和前期技术优势的超额收益。
风电抢装稳步推进,全年维持高景气。在政策的驱动下,2020 年陆上风电迎来抢装,根据中电联数据,一季度风电投资完成额达到281 亿元,同比增长185.9%。风机整机厂低价订单陆续完成释放,2020 年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零部件厂商产能稳步提升,驱动业绩增长。根据金风科技统计,目前市场已核准竞价项目3.6GW,已核准常规型平价项目4.51GW,已核准及规划分散式项目12GW,已获得批复或明确投资主体的风电大基地项目32GW,已核准海上项目约33GW。平价之后,风电市场依旧具备巨大潜力,随着消纳能力的提升,风电有望稳步发展。
建议关注:光伏主产业链龙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晶澳科技;异质结板块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山煤国际;风电板块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顺风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
风险提示: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弃风弃光问题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