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不能忽视行业ETF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不能忽视行业ETF。今天的内容分为四块,第一块是为什么要配置行业ETF?第二是要配置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那我们要怎么挑选行业去进行配置?第三是在同一个行业里面有很多的ETF是很相似的,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怎么做选择才是正确的?最后一部分是策略的再平衡。
为什么要配置行业ETF?
首先我想给大家梳理一下决策链条,买股票和买ETF有什么区别?
买股票的决策的过程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判断大环境,第二个是风格判断,第三个是行业判断,第四个是选个股。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买ETF要遇到什么情况呢?首先是判断一下大盘是冷还是暖,我们的钱投进去之后赚钱的概率大还是亏钱的概率大。如果环境还不错,我们准备去买股票,或者ETF,那么我们就要进入第二步了,跟刚刚买股票是一样的,做一个风格的判断。进一步,你可以做一个行业的判断,这是传输的一些路径,基本上因为这是一个基金,到行业的地方基本上就结束了这个链条,就没有要挑选个股的这个工作。
那么从买个股和买ETF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发现买ETF要少一步?大家不要小看这一步,这一步可以省掉非常多非常多的事情,我来给大家说一下。那么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有很多研究员的支持,有证券公司研究员的服务,他们给我们研报。我们还可以去上市公司调研。这个就是我们的信息优势。但是普通的投资者,或者是中小型的机构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是没有这么强的程度的。
首先我们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是要上班的,只能在一天空闲的时候研究一下股票。研究的时候也没有分析师的报告,也没有办法去上市公司走访,看一下上下游产业链,看一下生产工作是不是存在呀等等。上市公司的定期公告,财务数据,以及临时的公告,这是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可以看到的,但是大家的知识背景不一样,使得买股票真正落实下来,取得很好的收益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我们从决策链条来看买股票和买ETF的区别。那我是很推荐大家通过买股票ETF的方式来做投资的替代。
接下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一下都可以选择哪些ETF。ETF包括宽基ETF、主题ETF、行业ETF。最后我还放了一个个股,来给大家做一个比较。
宽基ETF主要适合只能判断大方向的客户,适合做大小盘风格的判断,当然只能获得大盘的收益。风险和收益是要成正比的,投入什么获得什么。我们如果把这个比作一个锚,那么投入和产出是相对适中的。
对某个方向有一点概念的投资者,适合做一些主题ETF。这是一些概念的集合,风险收益特征肯定是要比刚刚说的宽基ETF要高的,但是要求要比做宽基麻烦一点。投入高了,产出范围也是要扩大的。所以它的这个投入产出也是可以的。
行业ETF就要非常非常具体了。这些ETF的特征是纯度比较高,风险收益特征高于前面两类宽基ETF和主题ETF。但是从投入来说,要对行业有进一步的探索。比如买证券ETF,要对证券公司有了解,要多花一点时间看一看,要了解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至少要包括投行业务,经纪业务,自营业务等等。不管是买ETF还是个股,都是要跟证券公司打交道的。要知道证券公司的交易量好不好,市场火不火,要了解证券行业的一个趋势。要求就会比前面两个高一些,获得的回报也会比前面两个好一点。所以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也是相对比较适中的。
从个股来看,就会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研究基本面了,刚刚讲过,机构有一些优势。比如说证券分析师的支持,去上市公司调研,专业人员解读这些公告、财报这些信息,等等。中小型投资者可能没有这个优势。另外,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些白马股,之前业绩非常好,但是也会遇到调整。这个时候你买的是个股,权重比较大,那么就比较难受一些。所以这个是个股,它要求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大,但是获得的回报不是那么多。所以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这就是投资的时候,ETF和个股的一些区别,以及不同类型的ETF性价比的情况。
如何挑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