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研究成果发布
4月22日,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2020年(第十届)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品牌排名和分析报告。该指数自2011年推出后,连续数年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品牌政策专项资金的扶持。
2020年C-BPI核心发现:
1.中国品牌表现出更加持久的稳定性和成长活力
2020年C-BPI品牌榜单阵营中,74.5%的行业冠军源自中国品牌。华为、波司登、云南白药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展现出强大的品牌经营和品牌管理能力;
连续5年及以上蝉联品类榜首,摘得“2020C-BPI黄金品牌(GoldenBrand)”桂冠的品牌,总计有84个;其中连续10年一直保持在行业位置的品牌,总计有37个,其中54.1%为中国品牌。
2.品牌没有安全区,品牌当先地位并非不可撼动。但危机和机会总是均等的,无论身处何位,都存在替代和被替代的可能
2020年C-BPI榜单中,15.3%的品牌未能蝉联品类冠军。反映到指标上,会发现变化来自于品牌关系的此消彼长,尤其是被逆袭的27个品牌,其品牌偏好与品牌联想得分多数表现出下降趋势;
在品牌力追踪的过程中映射出同一现象。2019年C-BPI品牌力得分高的8个品牌中,6个品牌的当先优势呈现下滑趋势,与第二品牌的差距正在缩小,品牌地位受到挑战。而品牌力下滑同样指向品牌关系指标的得分下降。
3.对于企业而言,嬗变中蕴含机遇。只有构建亲密的品牌关系,才能获得持久竞争力
碎片化、粉尘化的传播环境,推动品牌工作重心的转移。品牌建设将从媒体渠道抢占的“资源时代”,回归到品牌建设的本质中来;
着力于品牌长期价值的深耕,着眼于用户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重构品牌差异,重新激活、赋能品牌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与用户真正建立更紧密更稳定的品牌关系,焕活品牌生机,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一、2020年C-BPI基本盘稳定,内部波动明显
1.属地:中国品牌市场主导地位更加稳固,74.5%的行业冠军来自中国
2020年C-BPI中国品牌力指数调查数据覆盖的220个品类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比高达74.5%,较去年上升4.2%。在164个本土品牌中,广东占据31.7%的席位,其次是北京和浙江。而在56个国际品牌中,55.4%为美国品牌,日本、荷兰并列第二。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品牌在三大行业的当先优势得以持续巩固。服务行业89.4%的品类冠军由中国品牌获得;在快速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行业品牌中,中国品牌所占比例相较去年也有小幅提升,占比分别达到62.4%和74.5%。
2.位次:15.3%的品牌未能蝉联品类冠军
从2020年C-BPI榜单的变化情况来看,15.3%的品牌未能蝉联品类冠军。而这些被逆袭的品牌当中,品牌偏好和品牌联想都表现出普遍性下滑趋势。例如,中式快餐连锁品类,永和大王的品牌偏好和品牌联想分别下滑9.7分和9.4分,错失品牌交椅;相比之下,摘得品类桂冠的真功夫,两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品牌偏好上升6.2分,品牌联想上升2.8分,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当先优势。此外,海天(酱料)逆袭李锦记,链家地产(房产中介服务)超越我爱我家,美赞臣(婴幼儿奶粉)击败多美滋,壳牌(机油/润滑油)赶超长城,占据品牌地位。
3.稳定性:84个品牌摘得2020C-BPI黄金品牌(GoldenBrand)桂冠;37个品牌连续十年持续当先,位于行业品牌
从2020年C-BPI榜单稳定性上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品牌,通过品牌建设上的不懈努力,长期稳居品牌宝座。其中,连续五年及以上蝉联品类冠军,获得“2020C-BPI黄金品牌(GoldenBrand)”桂冠的品牌,总计有84个。包括:方太(燃气灶)、雪花(啤酒)、爱玛(电动自行车)、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国移动(通讯服务)、招商银行(信用卡)等。我们期待这些品牌在未来能够依旧保持强劲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持续成为行业的头部力量,迸发蓬勃生机。
在稳定性当中,值得赞誉的,是那些持续当先、从未被超越、始终蝉联品类榜首的真正的行业领军者。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自2011年推出,迄今已连续发布十年。综观2011-2020年C-BPI榜单格局,连续十年始终位于行业的品牌,总计有37个。包括海天(酱油)、(洗手液/洗衣液)、格力(空调)、格兰仕(微波炉)、康师傅(方便面)、中国平安(财产险)、蒙牛(酸奶)、南方航空(航空服务)、雀巢(速溶咖啡)、淘宝(综合性电商平台)、中国工商银行(银行服务)、强生(婴儿/儿童洗浴/润肤品)、金龙鱼(食用油)、美的(电饭煲)、九阳(豆浆机)等,其中,54.1%为中国品牌。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的成长,不再是昙花一现,而是表现出更加强劲的稳健性、品牌活力和巨大的品牌长期价值发展空间。这一切,都得益于在品牌经营与品牌管理上的持续投入与深耕,因而获得了市场的持久认可。我们期待,这些品牌能够继续保持生机和活力,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中流砥柱。
二、品牌力当先优势的强弱,与品牌关系关联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