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2-11 19:58 的文章

疫情当前,对快递业复工该保障而非设障

  疫情当前,举国上下已开启“共同抗疫”模式。战“疫”期间,快递外卖等生活服务行业的部分停摆,让民众生活大受影响。如今国家层面已明确支持快递等行业有序复工,可有些地方“一刀切”的阻碍性做法,让快递业复工在所在地遭遇了梗阻。

  2月9日,浙江发布了《浙江省疫情防控责任令(第2号)》,提到“当前部分地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无理由擅自升级管控措施,甚至采用层层加码的简单化管理手段,必须切实加以制止。”要求不得随意对销售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连锁门店、便利店等经营网点一关了之;不得随意限制快递、外卖等。

  在抗疫需要“保供”作支撑的语境中,这些要求无疑与民众期许同向而行。跟有些地市明确对快递外卖行业各种设限,或将快递外卖排斥在优先保障复工的国计民生类行业之外相比,浙江的做法不乏参考价值。

  都知道,疫情防控需要减少人员流动频度与接触密度,在确保“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问题上,广大民众也都积极配合。小区封闭式管理、推行居民出入证制度、限制家庭每天购买生活物资的次数,也都是为了让人们少出门。而将生活状态调到“家里蹲”制式,减少出门频次后,许多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对快递外卖的依赖程度更高。

  换句话说,快递外卖等行业的运行亦是保供抗疫的末端支撑。也只有这些行业“动”起来,才能让人们更安心地在家里“今天一动不动,明天纹丝不动,后天岿然不动”,用“宅”为抗疫做贡献。

  但受疫情防控与春节返乡潮的双重影响,前些天很多快递企业只能摁下暂停键。一边是民众对快递服务的需求猛增,一边是快递业“产能”锐减,供需短时失衡也成了“保供”的现实掣肘。

  抗疫面前,医疗物资配给很关键,民众生活物资供应也不可或缺。鉴于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快递企业的“效能恢复”,已是特殊时期“保民生”的内在要求。

  2月7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专题电话会议指出,将分阶段确定快递企业恢复生产目标,积极推进网购快递的生产恢复;还提到全行业要着力做到“四个确保”“三个优先”和“一个梯度推进”。其中就多次提到,要满足群众需要、保障用户需求。

  揆诸眼下,人们对快递业尽早复工的需求很旺盛。2月10日是快递行业全面复工第一天,不少人感慨“终于等到你”,足见寄递渠道被短期抑制给民众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之深,以及民众对快递业渐次回复正常运行的热切期盼。

  民有所呼,政当有所应。随着快递业态对民众生活物资层面的“保供”重要性愈发凸显,解除对快递业非必要的“封条”,避免过度防控之下的人为设置障碍给“保供抗疫”添堵,也势在必行。

  事实上,快递降低了人们自行采购带来的人群聚集风险。就算配送员自身的流动性会被视作风险因子,他们的出入可能给基层防疫带来不确定因素,其风险也是可控的,会让重点防控环节更为集中。而快递企业严格做好从业者健康监测与台账式管理,为配送员配备防护物品,强制要求作业时必须戴口罩,并加强运输工具与邮件快件消毒通风,能让这些风险大为降低。而在快递业已能实现不接触配送、智能柜寄递等的情况下,隔离病毒也无需再隔离快递员。

  因而从防疫角度讲,快递配送员上线不是“问题”,不让快递业复工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拿捏好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的平衡。

  在这方面,浙江采取的多项措施可资借鉴,如建立健全生活保供类电商及快递企业省、市、县三级困难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在省级层面出具“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在政策扶持、交通运输、仓配周转、卫生防疫、员工复工等方面对生活保供类电商及快递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鼓励企业组织“一社区固定一快递员”的专门队伍,采取不接触投放、智能柜投放等方式送件;各地核发相关通行证件并积极提供防护装备保障;在做好防疫管控基础上不一刀切进行驾驶人员隔离……这些本质上就是用公共服务做“加法”,换取民生便利度与防疫效果上的“乘法”。

  说到底,对快递业复工保障而非设障,才能更好地“保供抗疫”。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