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7-26 12:32 的文章
数说华人AI大牛“学术
自2011年起,深度学习领域的突破,带领人工智能再次重归公众视野。特别是在视觉领域以及语音识别领域,学术力量向行业快速转化。
我们采集公开信息中提到的AI领域200+华人大牛的最终毕业学校,以及最新所在公司,对学术-行业流动进行展示与分析。
可以看到一个由微软亚洲研究院、清华、中科大、中科院等主要学术机构、企业构成的主要网络。
围绕主要网络有一些分支或者孤立社群,例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上海交大等。
主网络
我们将规模较小的社群过滤掉,可以看到以清华、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为中心形成主网络;
主网络蔓延出:麻省理工、卡耐基梅隆、斯坦福、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这些细分社群;
围绕主网络是几个孤立的网络: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佐治亚理工、北京交通大学。
微软亚洲研究院
微软亚洲研究院作为微软的研究机构,同时具有企业属性与学术属性。
清华→微软亚洲研究院:童欣、陆品燕、刘铁、岩李劲
麻省理工→微软亚洲研究院:张益肇、张虹、吴家俊
卡耐基梅隆→微软亚洲研究院:沈向阳、洪小文
中科大→微软亚洲研究院:袁晶、谢幸、梅涛、霍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算上开复老师,卡耐基梅隆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贡献了三届院长。(目前洪小文院长是第四届,其中第三届张亚勤院长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后来去了百度)
MSRA竟然也是培养博士的,官方说法是:“微软亚洲研究院自1998年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国14所一流高校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
从数据上看,备受争议的 linkface 联合创始人之一夏炎就是MSRA的博士(红色边标出)。
清华系
如果AI领域有什么系以高校命名的话,从图上看首当其冲的就是“清华系”了!
语义与语音:捷通华声(张连毅)、商鹊网(魏勇鹏)、爱特曼(马磊)
机器人与智能硬件:物灵科技(顾嘉维)、萝卜科技(胡勇)、云丁科技(陈彬)
芯片:深鉴科技(姚松|汪玉)、地平线(黄畅)
中科院系
中科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肩负了很多责任,在具有战略意义的AI领域自然有深厚的积累。
语义与语音:云知声(梁家恩)、极限元(车浩)、医渡云(徐济铭)、声智科技(陈孝良)、思必驰(初敏 )
机器人与智能硬件:小i机器人(朱频频)、猎户星空(贾磊)
芯片:寒武纪(陈云霁)
BAT
我们标记出BAT在图中所处位置,可以看到百度基本处于社群的中心,而阿里与腾讯则较为边缘化。
卡耐基梅隆 陆奇 COO
乔治敦大学 张亚勤 总裁
哈工大 王海峰 副总裁
中国科技大学 祝恒书
阿里:
芝加哥大学 闵万里 AI首席科学家
北京大学 华先胜 iDST副院长
哥伦比亚大学 周靖人 阿里云首席科学家
加州伯克利 任小枫 iDST首席科学家
中科院 汤子楠
杭州大学 王坚 CTO
值得注意的是,王坚老师,是为数不多的非计算机科班出身的重要大牛。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