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30 06:52 的文章

新疆油田逾60年“产业报国”:披荆斩棘、踏浪前行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9日电(游新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代新疆石油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扎根茫茫碱滩,转战天山南北,鏖战沙漠戈壁,用鲜血、智慧、汗水,开展艰苦卓绝的找油找气工作,创造了一部产业报国的光辉历史。 

  创业路·拓者勇当 

  回望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64年的艰苦创业史:1955年7月6日,“黑油山一号井”探井在新疆克拉玛依正式开钻。当时,正值中国首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原油产量仅有30多万吨,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年,队长陆铭宝刚从学校毕业不久,连井架也没见过,但一句“我们都是党一手培养起来的青年”,就让8个民族36名职工组成的青年钻井队充满干劲,喊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口号。 

  1955年10月29日,一号井喷油。自此,新中国首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了。 

1956年国庆节,克拉玛依油田作为新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在天安门接受检阅。(资料图)

1956年国庆节,克拉玛依油田作为新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在天安门接受检阅。(资料图)

  踏征程·以油戍边 

  石油是个集体作业的行业,没有哪一个环节单打独斗能完成。尤其在艰苦的新疆,只有一批批新疆石油人前仆后继,才能有新疆石油大发展。1956年5月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大军,在党中央的号召和鼓舞下赶往克拉玛依。 

  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保障了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顺利进行。 

  时至今日新疆石油人还记得,1958年9月28日,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她从西北大学毕业自愿来到新疆,在三塘湖盆地地质勘探中突遇风雪,再也没有走出来。 

  一批批新疆石油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他们义无反顾,从全国各地告别亲人,走进新疆,把根牢牢扎在西部,以油戍边,产业报国。“我为祖国献石油”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新疆石油人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新疆陆梁油田功勋井陆9井。(资料图)

新疆陆梁油田功勋井陆9井。(资料图)

  快加鞭·舍我其谁 

  1978年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经济也进入高速发展轨道,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迫切需要更为丰富的能源以助推国家经济发展,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下,伴随共和国成长的中国石油工业史也开始进入发展提速期。 

  广袤的新疆准噶尔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人以舍我其谁的豪迈气魄,当仁不让、敢为人先,加快油气勘探、开发、建设步伐。 

  上世纪80年代,新疆油田勘探重点东移,在准东地区相继发现三台、北三台、火烧山等油田,1981年产量达到383万吨,开启了原油产量连续28年持续稳定增长的新纪元;90年代,相继发现彩南、石西、呼图壁、石南等一批高产高效新油气田,推动了油田向千万吨级迈进。 

  21世纪以来,新疆油田西北缘勘探走出断裂带,走向斜坡区,形成新的百里油区;玛河气田的发现,实现了盆地南缘的战略突破;腹部千亿方级克拉美丽气田的发现,基本确立了新疆油田作为中国四大万亿方天然气勘探领域的战略地位,有力推动了由大油田向大油气田目标的跨越。 

  2002年,中国西部首个千万吨大油田在准噶尔盆地建成,并保持千万吨以上17年持续稳产!新疆油田又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勇挑重担。 

“沙漠明珠”石西油田。(资料图)

“沙漠明珠”石西油田。(资料图)

  新时代·踏浪前行 

  2017年12月1日,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第一政治责任的新疆油田轰雷彻地般地为祖国捧出十亿吨级玛湖特大型油田。玛湖地区勘探成果不仅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而且对新疆社会发展、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让再造一个克拉玛依油田成为现实,为中国石油能源工业找到了现实的可持续接替储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