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2-05 15:48 的文章

2020:因“疫”不同的春节消费市场

新春走基层——消费篇 本报记者 童彤

2020庚子鼠年的春节假期,因为一场发端于湖北武汉的肺炎疫情,变得与以往大不一样。对此,不光是法定春节假期有所延长,摆在消费市场和各行业面前的,或许是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各行业自身的积极调整与应对。

与以往任何应对突发事件一样的是,在此次疫情之下,保障市场供应无疑是筑牢市场运行底线的关键所在。对此,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2月1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在突发事件下做好物资保障,是为市场守住底线,积累积极因素的明智之举。

保供应各方在行动

不可否认,此次疫情的爆发正值春节假期期间,包括湖北、武汉在内,全国各地均或多或少出现因假期因素导致物流延时、物资供应不及时以及因市场抢购等因素综合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然而,正是受到多年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经验积累,让全国各地迅速启动了应对和应急机制,确保了市场供应,各地政府市场管理和价格管理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出台措施,要求确保物资调动,稳定市场价格。

除此之外,各类商超和社区蔬菜、农副产品供应也在积极备货,确保供应充分和价格稳定。“大年初一、初二的确因为缺货出现过蔬菜和水果价格的上涨,但配送团队和物流保障迅速调动了全市的资源,有效协调了不同门店的货源,价格从年初二就开始回落,现在很多蔬菜和水果价格甚至比年前还便宜。”北京某大型连锁蔬菜水果供应门店经理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其门店主要分布于社区层级,是最能体现市场终端价格的,一旦价格出现波动也是最为敏感的,所以保障供应是第一位的。

此外,受到疫情影响,以往在春节期间成为拉动消费市场主力的线下大型购物中心和商超门庭冷落,加之响应政府要求大幅缩短和调整营业时间均成为导致削弱消费的因素。“我们现在商场营业时间是11∶00到18∶00,超市是9∶00到20∶00,除了商业销售缩短外,超市营业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就是要以保障基本生活供需为准,商业消费虽然会受到影响,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北京某大型商业采购部赵姓副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全市目前均面临这样的情况和要求,就是要尽可能在保障卫生的条件下确保市场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疫情影响,人们普遍选择不再外出,直接促使了线上销售的火爆。无论是第三方的配送平台还是商超自己的线上销售均出现大幅上涨。“我们的线上销售实际上也弥补了线下销售的冷淡。”前述赵经理告诉记者,但这也着实为线下配送形成了挑战,现在已经和所有第三方配送平台展开合作,尽量确保配送到位。

受到此次疫情冲击较大的还有餐饮业。以往春节期间火爆异常的年夜饭预订首当其冲。某连锁餐饮门店经理向本报记者介绍,“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每年准备年夜饭订单均会大量备货生鲜食品,今年的订单同样火爆,但突发的疫情让我们损失不小,但餐厅还是确保了所有订单百分之百退单,损失由我们自己承担。”她说,“为减少损失,我们已经从大年三十开始让员工在餐厅门口摆摊,确保所有备货的生鲜熟食售出,尽可能地减少了损失。”

突发事件下确保供应是首位

显然,对于突发事件下的市场应对,确保市场秩序稳定格外重要,而稳定的前提是生活必需品能否一如既往地保障供应。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全国商务系统应对疫情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应对疫情生活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进一步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千方百计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压紧压实组织领导责任;二是强化细化联保联供机制;三是动员企业及时开门营业;四是不折不扣做好市场监测;五是做实做细货源对接调运;六是加强宣传做好内部防控。

“千方百计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无疑对外明确了一个积极信号,即要确保市场各类物资尤其是事关民众生活的必需品类的供应充分,守牢消费市场的底线。”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对应对当前局面而言至关重要。

实际上,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正是多年来我国保障供应制度构建的有力抓手。“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于公众而言并不陌生,其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共同构建了我国围绕粮食和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