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1-19 12:13 的文章

18年深耕产业新城 强大专业人才库支撑华夏幸福高质量发展

  自1998年成立以来,华夏幸福(600340)历经22年发展,已成长为产业新城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以其强大的产业平台,为房地产行业的有志之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其精心打造的人才资源库,也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高质量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深耕产业新城领域18年 建立前景广阔的发展平台

  与传统的房地产企业不同,华夏幸福坚持产业新城、商业办公及相关业务双轮驱动。从2002年固安产业新城起步至今,华夏幸福扎根产业新城领域已达18年,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下,公司已完成围绕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全国15个核心都市圈的布局,事业版图遍布全球80余个区域,截至2019年6月,其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4500亿元。

  2019年以来,多个产业新城百亿级大项目的不断落地,华夏幸福为城市导入先进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不断得到落实和验证。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华夏幸福以“产业优先”为核心策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大健康、都市消费、文化创意等10大产业,全面打造了百余个产业集群。目前,华夏幸福为所在区域累计引入签约企业超过2000家,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2018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优秀品牌”排行榜上,华夏幸福位列第一。

  华夏幸福围绕核心都市圈布局的产业新城战略,以其高度综合性、复杂性、集聚性的“产城融合”的模式和工作面带来了丰富、多元的发展通路和机遇,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产业新城作为华夏幸福的核心产品,依托产业新城PPP 模式所打造,具有“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特征。秉持“产城融合”的理念,在导入、培育产业集群的同时,华夏幸福同步建设并运营居住、商业、教育、医疗、休闲等城市配套,最终实现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华夏幸福执行总裁袁刚表示,华夏幸福所从事的事业是能够在地图上留下痕迹、在历史上留下故事、在老百姓心中留下念想的一份有情怀、有意义的事业。

  与此同时,产业新城建设运营周期长达二、三十年的特点,也对其打造者的眼光、胸怀和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从长远角度、立足于城市的百年发展大计对产业新城进行规划,投入的可能是个人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

  创新人力资源机制 打造强大的人才库

  为建立起与核心产品相匹配的人才库,华夏幸福自2016年起开始着力于内部的人才建设,与外部招聘双管齐下,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内,华夏幸福优先为内部有能力的人才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专门设立“华夏幸福大学”,设置六级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对外,华夏幸福将“有意义的事业”作为人才吸引的核心价值主张,同时以“与牛人为伍、与城市同台、与幸福相遇”作为支撑承诺,通过面向校招生的“常青藤计划”等吸引行业内外各路领军人才纷至沓来。

  袁刚介绍,华夏幸福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因时、因需而变,不断建设和完善人力资源自身的能力,在干部培养、企业文化建设、人才招聘、雇主品牌建设等方面,通过一系列变革支撑业务发展。通过数年的努力,华夏幸福相关人才的内生增长率从几乎为零、完全靠外部获取,提升至接近60%,未来该比例还将提高到80%左右。

  华夏幸福已通过常青藤计划,以内部优先和常青藤优先原则为导向,储备完成两千余人的青年生力军。目前,公司的一把手岗位中约10%来自常青藤计划,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到40%。

  常青藤计划带来的另一成果是干部年轻化水平的大幅提升。目前,公司内部核心管理层平均年龄 38 岁,员工平均年龄 33 岁,这使得华夏幸福成为一家以 85 后年轻人为中坚力量的年轻化企业。

  此外,华夏幸福在过去四年将内部的干部与专家储备队伍盘活做大,设立起六级人才库机制,覆盖从入司的校园毕业生到产业新城一把手等全职能,构建出完整的能力模型和人才上升通道。

  面对当前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数字化战略上,华夏幸福尤其侧重于汲取跨行业经验,打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完整建设链条,着力提升人力资源数据的穿透力和决策的科学性,实现数字化工具对于透视人力数据、管理人力数据到预测人力数据的支撑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