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委员出点子 聚焦山西高质量发展
当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全省将坚持以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
高质量发展不仅停留在经济层面,还包括生态、教育、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山西如何高质量发展?1月16日,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聚焦我省“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好点子。
发挥资本市场优势让上市公司强起来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山西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资本市场大有作为。”省政协委员、省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春生说:“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将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国资国企改革。”
山西路桥原名山西三维,由于所处的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主营业务连年亏损。2018年,该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将原化工资产置出,置入了高速公路资产,从化工行业转型为高速公路行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山西汾酒通过转让11%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了公司治理;通过现金购买资产方式实现酒类资产整体上市……孙春生用几个例子说明了资本市场的价值。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呈现显著的资源型经济结构。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导致新型产业、新型业态和科技企业发展较为滞后。省内企业家普遍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对股份制改制不积极、不主动。一些地方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推动工作还停留在文件和会议层面,缺乏真抓实干的有效举措。这些直接导致了我省资本市场发挥作用不充分,对资本市场的利用存在短板。为补齐短板,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优势,孙春生建议:大力推动优质企业上市挂牌,精准实施“上市公司+”战略,引导和推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逐步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积极支持能源革命试点,实现能源专业化整合和煤电一体化,打造具有行业影响的能源类上市公司,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用好资本市场,山西省政协常委郭颖深表认同。她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角度提出建议,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一条就是:对融资平台资产结构进行优化,支持部分优质平台上市或收购部分上市公司股权或以优质资产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利用资本市场引入稳定持续的资金,来化解债务风险。
科学配置水资源让汾河水量丰起来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提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薛金平深有感触:“近年来,我省向黄河的输沙量减少了80%。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仍有6万平方公里,沿黄边山贫困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很高,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结合我省地形地貌和水资源特点,薛金平提出建议:首先,要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加快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不断降低高耗水产业比重,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其次,合理利用黄河水,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加大引黄工程向太原、大同、朔州、临汾、运城等市的供水量,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同时,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水源置换项目建设,逐步退减被经济社会发展挤占的河道生态水量,使汾河、桑干河等主要河流“水量丰起来”,并为“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创造条件。
第三,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因地制宜,统筹水土流失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有效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同时,要充分发挥生态自然恢复能力,积极探索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降雨条件适宜、人为活动干扰较少的区域,采取封禁保护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自然恢复。
创新绿色发展机制让开发区生态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