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一天内,三大能源央企全部“换帅”!
长江网1月17日讯 1月17日,三大能源央企迎来重大人事变动!中石化集团董事长戴厚良,接棒到龄退休的王宜林,担任中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接担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江西省常务副省长毛伟明接替寇伟,出任国家电网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其中,戴厚良和张玉卓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戴厚良任中石油集团董事长
1月17日下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调整的决定:戴厚良同志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免去王宜林同志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戴厚良的资历相当深厚,他在石化系统工作长达35年,其中,在中石化任职15年,此次接棒中石油,也将开启一场新的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14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召开的2020年工作会议中,戴厚良还是作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作工作报告。1月16日,工作会议闭幕,戴厚良并未出席,而是委托总经理马永生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公开简历显示,戴厚良出生于1963年8月,江苏扬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图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官网
1985年7月,他从江苏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有机化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即加入扬子石化,历任副经理、董事长、总经理等职。
2005年起,进入中国石油化工,直至此次职务调整,先后担任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2008年起任中国石化党组成员,2016年起任中国石化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2018年起,出任董事长、党组书记。
此外,戴厚良还是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2017年,戴厚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戴厚良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生产和技术研发,为我国芳烃成套技术国产化作出重大贡献。他主持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并取得对二甲苯吸附分离技术关键突破与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国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主编出版《芳烃技术》专著。
张玉卓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
1月17日下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调整的决定:张玉卓同志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天津市委常委、委员职务;免去戴厚良同志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此次职务调整前,张玉卓为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
图源:中国工程院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张玉卓被誉为洁净煤技术专家,从事煤炭行业近30年,此次接任中石化一把手,也让他成为第一个非石油系统出身的石油央企董事长。
公开简历显示,张玉卓出生于1962年1月,山东寿光人,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博士,研究员。
1989年起,张玉卓历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特采室副主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副所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助理等职,其间,先后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1999年3月,张玉卓升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中煤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此时他年仅37岁。
2002年,他进入神华集团,先后担任神华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2014年,出任董事长、党组书记。
2011年,张玉卓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据官网介绍,张玉卓主持建成全球首套年产108万吨油品的煤直接液化装置并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使我国成为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国家;应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主持率先建成60万吨/年煤基烯烃工程并实现商业化运行,奠定了我国煤基烯烃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2017年3月,张玉卓辞任神华集团董事长,出任天津市委常委、天津滨海新区区委书记。由此,张玉卓结束了自己近30年的煤炭行业从业生涯。
此次掌舵中石化,也是张玉卓从煤炭行业到石油行业的一次跨界。
毛伟明任国家电网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