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1-17 15:38 的文章

生态环境部新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2019年污染

一是坚持精准调控,持续削减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实施三次四批目录调整,已有56种固体废物调整为禁止进口。截至目前,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比改革前(2016年)分别下降了76%、71%。

二是保持高压态势,切断洋垃圾走私供需利益链。海关总署持续开展三轮打击整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9”专项行动,坚决将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生态环境部继续严格审查进口固体废物申请,开展打击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组织对废金属、废纸进口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注重政策协同,推动废物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深入推进国内垃圾分类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再生黄铜原料等三项国家标准,引导产业进口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金属原料。以进口废物为主营业务的骨干企业聚焦国内市场,加速布局国内废纸回收渠道,倒逼国内再生资源行业从“小散乱”转为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的各项举措和成效,得到了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普遍赞誉。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成员开始支持我国禁止洋垃圾进口的改革,在2019年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谈判中,180多个缔约方一致同意各国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禁止进口废塑料,标志着全球对加强塑料废物管控达成共识。

2020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动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好禁止洋垃圾进口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举措,力争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刘友宾:下面,请张波总工程师介绍情况。

1579240652213123.png

张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长期以来,各位都十分关注、关心和支持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先通报一下水污染防治有关情况,之后再回答大家关切的问题。

党中央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又亲自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大江大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指明了方向。

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围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渤海综合治理等标志性重大战役,全面推进碧水保卫战。截至2019年底,三年多累计完成2804个水源地10363个问题整改,一批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纠正,7.7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有力提升。全国农村“千吨万人”规模以上饮用水水源共有10630个,68.5%完成保护区划定。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86.7%,其中36个重点城市消除96.2%,其他城市消除81.2%。长江流域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达到91.7%;劣Ⅴ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达到0.6%;12个计划消除劣Ⅴ类的国控断面中,9个暂时消除,3个水质明显好转。完成2.5万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渤海入海河流劣Ⅴ国控断面由10个下降至2个。

2019年,我部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组建7个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及其监测科研中心。全面完成长江流域2.4万公里岸线、环渤海3600公里岸线及沿岸2公里区域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持续强化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确保供水水质安全。整合优化水功能区与水环境控制单元,“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从1940个增加至3600多个,打通了水里和岸上,实现重点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水体省市界和重要水功能区“四个全覆盖”。

2019年,全国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从环境角度看,各地以水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部分地区环境基础设施欠账很大,水生态破坏以及河湖断流干涸现象比较普遍,重点湖泊水华问题虽经多年治理仍居高不下,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城乡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