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2-04 20:38 的文章

成都社区发展治理探微

成都社区发展治理探微

  图为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里居民生活服务中心。成都日报 王若冰 提供

  三峡日报成都特派记者 王莹 田小春 刘紫荣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蜀风雅韵,诗意栖居,千万游客如此期许这个“天府之国”。

  而于成都居民而言,他们还希望这座城,多一些生活味、归属感,多一些人情味、安全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座浑厚古城,以国际化视野,率先在全国成立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生活共同体。

  记者一行走进金牛区新桥社区、成华区下涧槽社区、温江区光华社区,从细处探访社区发展治理的“成都实践”。

  国际化、智慧化、亲民化,一份沉甸甸的新时代社区发展治理答卷,书写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镌刻着居民们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国际化——

  内外借力共汇一园“智”

  人口聚集,带给超大城市治理考验。

  开放包容的成都,如何善治?

  2019年1月,《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出台,明确提出2020年目标,即打造国际化社区45个以上、国际学校达5个、涉外医疗机构19家、出入境服务站8个、外籍人士之家14个以上。

  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新桥社区,成都国际化社区试点之一。

  11月29日,记者慕名来到新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内,右边墙壁上挂着一帧帧黑白照片,乡风村韵扑面而来。

  金牛区摄影协会会长、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勇告诉记者,这些照片均出自社区里的摄影家之手,最早的照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

  摄影,已成为新桥社区的底色和品牌。如今,新桥社区有国家级摄影协会会员32人,省级的100多人。

  “一园一街一馆”是对新桥社区的精准描述。张勇介绍,“一园”即府河摄影公园,占地面积117亩,是国内最大摄影主题公园。

  “一馆”是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成都当代影像馆,目前收藏中文、外文影像图书2万余册。今年4月27日,成都当代影像馆正式开馆。来自全球知名的艺术机构、画廊、摄影艺术家们齐聚成都,共享这一影像艺术的盛宴。

  张勇说,成都当代影像馆馆长,由原欧洲摄影博物馆创始人让·吕克·蒙特罗索担任。正是借力借智海内外艺术家,新桥社区在摄影界名气越来越大。

  记者了解到,成都当代影像馆展出了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决定性瞬间”风格形成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而法国摄影大师贝尔纳·弗孔的作品,是他自1995年封镜以来,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展出。

  “一街”即文化产业街区,面积近3万平方米,主要围绕培训、创作、影印、展览等摄影产业链建设。张勇自豪地说,街区内已成功引进全国影印行业龙头企业特想集团西南总部,世界著名纪实摄影大师萨尔加多全球首家艺术中心以及欧洲卢森堡艺术交流中心等一批优质摄影文创项目。

  张勇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感慨,正是摄影让这个曾经“脏乱”的钢材物流集散地蝶变成为世界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形成了“社区+产业+生态+商旅”的社区发展模式,营造出“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安、邻里乐、邻里颂”的良好氛围。

  “每年举办至少5场国际性活动”“外籍人士和本地居民能共处、共享、共融”“举办‘金熊猫’国际摄影大赛”……新桥社区正营造“国际范”场景,迈出坚定有力的国际化新步伐。

  智慧化——

  邻里乡亲共享一朵“云”

  成华区下涧槽社区,国有企业老旧生活区。

  曾经,这里老旧、无序。

  最近两年,她却成长为“白天鹅”。

  漫步社区,承载老国企历史记忆的机车元素、工业文化俯拾即是,一派老旧社区现代化的景象。

  记者发现,人脸识别智能门禁、无盲区监控等,在这个老龄化突破30%的社区,已成为新时尚。

  “智慧化手段便利了居民生活,我们也能对居民行为进行信息研判,实现精准管理,保护一方平安。”社区居委会主任程进介绍,今年6月,下涧槽社区引进了成华区智慧社区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