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2-04 15:13 的文章

第二届进博会“展能”带来行业新思考

  

第二届进博会“展能”带来行业新思考

  “展能”是进博会带给全球展览业的一个新概念。它不仅指场馆、展览及参展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还包括相关展品、技术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以及到会客商的专业程度,进而与一个展会的成交与辐射影响息息相关。“展能”是对一个展览乃至一个展览城市效果及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首届进博会30万平方米的国家展和企业展,6天会期里达成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无疑为“展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来自商务部的信息显示,第二届进博会参展质量更高,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超过首届,“隐形冠军”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竞相亮相,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专(业)精(品)尖(端)特(色)产品精华荟萃,“展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搭台、世界唱戏”的进博会正在全面突破展览的固有含义和边界,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密切了展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而且大大提升了展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正在引起全球展览界的关注。

  国际展览业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陈先进近日在上海向新华社记者表示,进博会是一种全新的、不一般的展览会,虽然无法以普通标准衡量,也无法照搬,但其蕴含的创新理念和模式以及形成的“展能”新概念,值得全球展览界高度重视。

  在陈先进看来,进博会首先不是单纯的政府导向型展会,也不是单纯的市场需求型展会,而是“双核”驱动,即市场有需求、政府有导向。进博会的国家展以政府为主推动,企业展则是按市场需求推动。比如,第二届进博会与首届相比,专业划分和市场贴近性更强,其中,消费、食品、健康等板块都与民生关系密切,有益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非常贴近市场热点,得到企业积极响应,虽经两次扩容,仍“一展难求”。

  “这就带来一个启示,政府主导型的展会同样需要从市场的需求去考虑。国内一些政府主导型展览的组织者可以深入学习进博会办展模式,为未来更好办展探索新路。”陈先进说。

  其次,展会与举办城市之间是什么关系?展会如何为城市带来溢出效应?

  据陈先进观察,为了办好进博会,除了展馆硬件本身,上海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安全、志愿者服务等城市保障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在短期内进一步提升了上海服务行业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而且,与国际一些展览城市的有限带动效应不同,“进博会的带动是全面的”,对于政府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乃至营商环境改善都有帮助,对于促进地方性乃至全国性会展法规制度的建立以及会展行业指标的完善,也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