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27 11:35 的文章

湖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華麗蝶變”驚人眼

70年披荊斬棘,寫就輝煌篇章。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歷屆湖南省委、省政府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力前行,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從貧困落后到全面小康、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從內陸封閉到創新開放、從溫飽不足到人民幸福的歷史性跨越。

9月2日至26日,省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了12場湖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集中呈現了70年來湖南在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巨大變化,充分展示廣大干部群眾改革進取、擔當作為的精神風貌,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現在就是我們百姓獲得感最強的時期”“未來可期,長沙可期”……系列新聞發布會在全省引發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為70年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而驕傲自豪。大家紛紛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使命光榮、任重道遠,將更加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奮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彩湖南篇章。

三湘大地70年發展巨變,經濟社會民生成就可圈可點

12場新聞發布會,發布了70年來湖南在經濟發展、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智能制造、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振興、精准扶貧、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領域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長沙市取得的輝煌成就。

每場發布會發布詞數據詳實、內容豐富,既突出宏觀視角,又注重微觀表達,通過數據對比、生動事實、典型案例,真正讓人民群眾“有感”:

——經濟實力增強。湖南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3.64萬億元,躍居全國第八位。經濟體制實現了從計劃經濟步入市場經濟的根本變革。

——開放浪潮奔涌。擁有16個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和123個省級園區和一批海關特殊監管平台,開放平台數量居中部第一。國際“朋友圈”拓展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湖南智造“亮眼”。制造業已經成為我省經濟主要支柱,擁有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產業制造基地,混凝土機械產量居世界第一﹔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居世界第一。

——基礎設施夯實。全省高速公路、高鐵運營裡程位居全國第四﹔擁有火電、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等各類電源﹔綜合水利工程體系初步建成﹔全省100%的城鎮和行政村實現光纖網絡通達。

——魚米之鄉肥沃。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年銷售收入突破1.65萬億元,躋身全國七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5.23元,增加到2018年的14093元。

——貧困人口減少。貧困人口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458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83萬人,全省貧困發生率降至1.49%。

——創新動力強勁。超高產雜交稻、超級計算機、超高速列車、中低速磁浮、C/C航空制動材料等標志性創新成果相繼誕生。

——百姓幸福“有感”。全省人均預期壽命由1949年的35歲,增長到2018年的76.7歲﹔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成﹔城鎮常住人口由1949年的236萬人,增長到2018年的3865萬人。

——文化繁榮惠民。城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的文化生活圈基本形成﹔“廣電湘軍”“出版湘軍”“演藝湘軍”成為湖南的亮麗名片。

——水清天藍地淨。2018年全省工業廢水排放量降至3.27億噸﹔Ⅰ至Ⅲ類水質佔比提升至94.5%﹔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5.4%。

——“湘西經驗”矚目。湘西州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精准扶貧好路子﹔2018年GDP是1952年的62倍,貧困發生率降到4.39%,進入了減貧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增收最快的歷史時期。

——長沙異軍突起。2017年長沙市經濟總量邁入“萬億俱樂部”,擁有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及專項項目達27個,數量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達到初等發達國家或地區水平。

一個個厚重的數據、一項項耀眼的成績,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向全社會進行行進式全方位立體宣傳報道,三湘大地的華麗蝶變展現在世人面前。

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湖湘兒女深感驕傲自豪

7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三湘大地引發熱烈反響。

從9月3日到26日,長沙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胡文浩全程關注了12場新聞發布會。他說:“看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三湘四水的巨大變化,心潮澎湃。作為省會市民,深切感受到長沙環境的優美、交通的便利、生活的便捷,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沙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以智能制造引領推動全市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汽車、工程機械、智能終端等一批高新技術落地開花。智慧城市不僅將推動長沙的發展進步,更將深切改變我們的生活。未來可期,長沙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