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11 14:55 的文章

温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上半年新设企业3.24万家

  温州网讯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企业3.24万家,同比增长22.69%,增幅排名全省第一,在册企业总量首次突破30万——这是近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的一组数据,高效的企业开办便利度折射温州营商环境趋好。

  温州靠民营经济起家、发家、立家,是观察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自2018年10月率全国之先启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以来,围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两大命题,温州坚持先行先试、创新突破,推出“80条新政”和“146项具体措施”,形成“三清单一承诺”等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引领性措施,设立“民营企业家节”,为市场主体创造最适宜的发展环境。

  今年5月,在长三角27个城市营商环境大比拼中,温州排名第四,并入围2019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机构(市级)。这一“成绩单”的取得,得益于我市各个部门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打造“重要窗口”的温州胜景增添一枚又一枚的生动注脚。

  一揽子政策

  为经济发展营造“好环境”

  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决定》,明确致力推进便利化创新、致力建立法治化体系、致力推动市场化配置、致力提升国际化水平、致力打造新型政商关系共5个方面22条意见。同时,还提出实施“鸟巢计划”促进行动等“十大举措”,打造“十大品牌”。

  据市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决定》起草过程中,我市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务服务水平、投资创业生态、企业运营成本、经济发展活力、市场主体满意度等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为把握温州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先后组织专家学者代表、本地企业家和非温籍企业家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回应企业的关切和呼声,注重谋划和落实更多扶企惠企政策措施,努力提高企业和企业家的满意度获得感。

  不止于此,一揽子政策的出台也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去年底,省发改委出台《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促进公平竞争”“体现公正监管”“优化服务供给”“激发创新活力”5个维度,包含21项一级指标、90项二级指标,责任部门20余家。根据这一工作要求,今年4月17日,市发改委制定《2020年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我市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此外,紧盯我市营商环境重点指标查短板,加大攻坚力度,在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等方面全面优化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擦亮我市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金名片”。

  创新型举措

  为审批服务按下“加速键”

  日前,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的意见》,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四新”经济创新生态。

  当“四新”经济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因子”,如何服务好“四新”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成为眼下一道崭新考题。市政务服务局以“审批提速”作答——在全省率先推出5G基站建设“一件事”审批,运用一窗受理、一表申报、联审联办、统一出件等举措,实现审批提速,从原来的最少1个月压减至最多3个工作日,提速九成以上。此外,还对新能源“一件事”审批进行“瘦身”,率全国之先推行光伏发电项目报备验收并网“一件事”改革,建立“四办”机制,全流程审批最多7个工作日。

  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市政务服务局通过流程再造、环节整合、专班督导、实时监测等方式进行再提速,全面实现企业投资新赋码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开工前审批“最多50天”。

  与此同时,市“两个健康”办也打出“组合拳”,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添力。他们迭代升级惠企政策“直通车”,实现了政策兑现“三大转变”——从企业自主申报到政策主动推送转变、从企业上门办理向上网办理转变、从政策跨年度兑现向当年当季甚至实时兑现转变。

  发生变化的不仅有惠企政策,更有日益和谐的亲清政商关系。在去年创新推出“三清单一承诺”制度的基础上,市“两个健康”办再次加码,升级实施“清廉民企优化、清廉行业引领、清廉园区样板、清廉市场提升、清廉商会示范”五大工程,并创设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一屋同学”平台,如民营经济学院、亲清政商学堂等。

  全周期服务

  为招商落地撑起“安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