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6-29 03:21 的文章

产值十多亿!东营市人力资源链式产业渐成“生态圈”

“自2018年开园至今年3月底,园区已实现经济产值营业额突破11.96亿元,实现税收1865.2万元。”近日,在位于南一路的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1楼上,总经理王鑫全高兴地介绍着一年多来的业绩。除了产值与税收,截至目前,园区提供就业岗位14811个,带动就业人员37899人,服务用人单位2207家。

产值十多亿!东营市人力资源链式产业渐成“生态圈”

骄人的数字背后,折射出我市人力资源产业的良性发展。王鑫全的办公室玻璃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工作计划、导图,他指着墙上的几句话说:“我总结了产业园成立后的一些意义,主要是通过引进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与当地企业融合与集聚,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也带动了就业,逐渐形成了产业‘生态圈’。同时,根据我们的考察,东营市对招引人力资源机构的优惠政策在整个江北地区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是,由于外地企业享受到政策优惠,过几年之后,把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挤没了。所以我们提出,一定要坚持‘引进来、留得住、促发展’的原则,落脚点是促进本地人力资源机构发展。”

目前,产业园引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有1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全国前10强企业。充分发挥好“高端”效能,产业园利用政府资源、产业园运营方博尔捷集团资源及全国各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为平台,探索了一系列打造“生态圈”的方式手段——

产值十多亿!东营市人力资源链式产业渐成“生态圈”

一者,招引企业与本地企业融合。如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在东营市成立分公司后,与东营市企业众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前者可通过后者尽快熟悉服务东营本地企业,后者则可借鉴前者优质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共同将“蛋糕”做大。二者,通过调研本地实体企业,响应市委、市政府服务业与主业剥离的号召,建议规模以上企业成立独立的人力资源公司,嫁接外地知名机构的资源与技术,降低企业人事运转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三者,与佛山、常州、诸城等地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建立共建关系,双方在人才需求、引进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

通过“链式延伸”,产业园打通了各机构企业之间的“神经网络”,人力资源行业之间的互动、交流从未像今天这样畅通。在产业园16楼办公的上海外服(山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副经理韩晓光认为:“其实大家的经营理念都差不多,由于本地企业深耕本地,对市外的行情关注得较少,比如,本地企业可能有10个人维护3000位雇员,而利用上海外服的IT管理系统1个人可以维护1000位雇员。软件上的互通,有助于本地化企业提升产品体系。反过来,在组织人事考试、培训方面,我们和本地企业分工合作,分别负责各自擅长的部分。”

模式一变天地宽,产业园在合作方式上的创新增加了该产业对东营市税收的贡献。王鑫全说:“为了减少东营市一些企业因选择外地高端咨询品牌而产生的税收外流情况,产业园出台优惠政策,外地机构在本市成立分公司,若其将承担的本地企业业务所产生的税收落在东营市,东营市将对其缴纳的税收进行33%至45%不等比例的奖励,达到多方受益的效果。”韩晓光说:“我们集团总部的主要业务对象是外资、大型国企民企,项目多、体量大,一些适合外包的项目完全可以拿到东营来做,相当于将项目结算在东营,把税收落到东营。比如,中石油食堂餐饮人员外包项目,人员都是全国各地的,但结算就放在了东营。”

由于市场越来越分化,人力资源行业也会越来越专、越来越细。山东博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营市成长起来的企业。董事长于学尚表示:“公司主要为国内风电行业业主及整机制造商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自从入驻产业园后,通过产业园不断推介、内部机构的打造、对接外部资源,业务实现了翻番,目前已培养了180余名风电技术骨干人才,拥有了300余人的专业风电服务团队。”

产值十多亿!东营市人力资源链式产业渐成“生态圈”

王鑫全透露:“产业生态的打造,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也是其中重要因素。由于产业园是市级层面主导建设的,可以辐射更多的资源,加之东营市产业基础较好,因而人力资源行业有相当的市场支撑。国内一位人力资源专家十分看好东营市场,并预测东营市将有500亿元的行业市场规模。”韩晓光也表示:“东营GDP高,企业视野也比较宽广,所以在这里除了做人事代理,还可以做培训、做薪酬咨询案、高端人才猎聘等等,只要用心,我认为东营市场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