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11 11:59 的文章

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呈现新特点

  8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国共有133家企业上榜,上榜数排名第一,超过美国上榜的121家。广东上榜的企业有14家,加上香港的7家,粤港澳大湾区共有21家企业进榜,总数比去年增加1家。

  10年前,2011年广东GDP刚刚突破5万亿元,彼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上榜数量只有7家。而在去年,广东GDP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十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的背后,是产业集群锻造的“钢铁脊梁”。华为、腾讯、广汽、美的、格力……这些博弈全球市场的世界500强,成为广东融入世界产业链最亮眼的“明珠”,也成为抵抗新冠肺炎疫情助推经济回暖的强大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上榜企业的亮点在于上榜企业平衡性更显著,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金融等企业竞相发展,反映了大湾区自身作为综合性经济区域的全面性。”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进程全国领先,成为其新晋企业新秀频出、传统优势企业地位不断巩固的重要原因。

  特点1

  深圳8家企业上榜 首超香港居首位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33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48亿美元提高到254亿美元。

  此次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新上榜的中国公司有8家。其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入榜企业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442名,营业收入超288亿美元。

  回顾近1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上榜企业情况可发现,数量逐年增多、城市和产业分布逐渐扩散是两个显著趋势。

  2011年,粤港澳大湾区7家企业上榜;2020年21家上榜,数量增长了2倍。其中,2016年共有万科、美的、恒大等5家企业新晋上榜,为历年最多。

  从城市分布看,2015年之前上榜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聚集在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城。2016年,这一格局被来自佛山的美的打破。第二年,同样来自佛山的碧桂园首次上榜,变为广深港佛四城并立。2019年,格力的上榜将城市拓展到了珠海。今年共有8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上榜,排名第一,其次是香港(7家)、广州(3家)、佛山(2家)、珠海(1家)。

  “逐渐扩散的城市分布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来大湾区企业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认为。

  民企表现活跃是粤港澳大湾区上榜企业的突出特点。2011年上榜企业中,除了南方电网为国企之外,其余6家均为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近10年来新上榜的企业中,也以民营企业为主,上榜企业的产业分布也更加多元化。

  行业分布主要体现在:其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企业发展迅速,恒大、碧桂园、万科等企业先后上榜;其二,新一代电子信息以及制造业等广东优势产业快速崛起,腾讯、美的、格力等一批企业在充分竞争中冲出重围,背靠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走向世界级舞台;其三,金融保险企业不断上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

    特点2

  从“40后”到“70后”企业家精神一脉相承

  1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世界500强企业从7家增至21家。企业家分布从“40后”到“70后”,但其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却一脉相承。

  ——独立创新与开放合作,是大湾区企业家的共识。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在深圳创立华为公司。依靠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华为用23年闯进世界500强,此后11年从未掉队。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曾这样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

  2019年,格力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成为广东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的女性“掌门人”。从贴牌组装的小工厂到全球知名的千亿巨头,董明珠与格力都对自主创新毫无保留,“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创新能力”。

  ——敢闯敢试与务实坚守,是大湾区企业家的底色。

  2013年上榜的正威国际集团颇为低调,像千千万万家“广东制造”一样,埋头发展实业。“企业家要有‘四心’——平常心、热心、专心和恒心。”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这样说。

  2017年,腾讯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代表与欧美巨头共同参与全球新技术竞争。改革开放给了企业广阔的发展舞台,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和深圳一同成长,深圳敢试敢闯、不言放弃的‘拓荒牛’精神,给了我和同一批创业者憧憬与能量。”

  ——聚焦发展与回报社会,是大湾区企业家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