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看烟台】舒朗集团:设计赋能、科技加持 发力时装医疗军工三大板块
胶东在线8月3日讯(记者 邬勇)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发展的脚步,但也激起了全民抗疫、复工复产的信心和决心,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亦然。基于对新需求、新技术、新产业的预判和把握,舒朗集团第一时间立项组建烟台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用品。1月31日成立紧急工作小组、2月2日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从构想到落地,4天时间,“舒朗抗疫”展示了烟台企业的抗疫速度。
“舒朗的核心是我们的员工”
“阳光女性,舒朗人生”,在千万消费者心目中,舒朗是一个时尚帝国,引领着一种舒畅明朗的阳光生活方式。事实上,舒朗不止于时尚的外表,更在于那句“舒朗的核心是我们的员工”,并将勇于创新突破、担当社会责任融入品牌价值。面对疫情,作为“1号”员工,舒朗集团董事长、舒朗品牌创始人吴健民第一时间征召烟台市内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药监局关于防护服的标准,立项组建烟台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用品。“紧急转产防护服,对一家时装企业来说等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经过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攻关,技术团队终于将第一版舒朗牌防护服制作出来。”舒朗集团董事长吴健民告诉记者。
而这场奇迹的背后,离不开舒朗员工的社会担当和与时俱进的视野。“疫情期间毕文静是第一批回到岗位的人,在复工期间,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相处;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高飞接到了复工的通知。高飞忙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和妈妈打电话,妈妈也没有主动联系她;张杰杰的妻子外出招聘,回来之后正赶上疫情,因此需要隔离无法按时回家。这是张杰杰和妻子结婚15年来第一次分开。”在2020年母亲节,舒朗集团官微发文,感动了无数人。
烟台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专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拥有厂房面积3万多平方米,专业生产设备1000余套,2000余名车间工人。先进的生产设备来源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制造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高品质产品。自项目启动后,舒朗医疗依托舒朗成熟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快速展开防护服的生产,与疫情抢时间,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兑现了对大家的承诺。吴健民曾多次说道,从烟台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到投产,经历了厂房、资金、人手短缺等一系列困难,都离不开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有山东省政府、烟台市、烟台开发区三级政府及各个政府部门鼎力相助,开通绿色通道,提高了工作效率,才能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间,创造出惊人的舒朗速度。
“背穿式防护服”是“舒朗速度”的最好注解。7月18日,烟台市创建国际工业设计名城启动仪式在烟台国际设计小镇隆重举行。仪式上,舒朗医疗科技研发的“背穿式防护服”在烟台市第二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得佳绩。“现有医用防护服都是前面开口处理,开口处加拉链和粘胶条处理方式,由于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前面接触到污染源,存在病毒通过前面开口危害医护人员的风险。而研发出的背穿式医用防护服,从后背开口,前面污染区域无破缝,防止污染,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穿脱时更方便、安全。”舒朗医疗技术人员介绍,“背穿式医用防护服结构精简,仅用6块裁片,减少拼缝,使防护性得到更高的保障。同时,这种设计也降低了原材料的损耗,胶条用量减少了30%,成品生产效率提升了25%。”该产品研发完整后,舒朗医疗第一时间对此产品申请了“一种背穿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实用新型专利和“背穿式防护服”外观设计两项专利。
疫情发生后,舒朗集团从没有放弃多年来的爱心传统,通过应急局、妇联和红十字会等多家单位向烟台、德州、东营、重庆、湖北、法国及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防疫物资,第一时间把近40万件、价值超过4000万元的防护服捐赠到了抗疫一线。
科技加持、设计赋能,构建时装、医疗、军工齐头并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