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反腐风暴吹向医疗领域
近两个月来医疗领域多名领导干部被审查调查
新一轮反腐风暴吹向医疗领域
● 医疗卫生领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原则,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突出社会矛盾之一
● 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科学有效治理,需综合施策、多措并举,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运用发展、改革、管理、监督等方式,从源头上铲除该领域腐败问题滋生蔓延的土壤
● 医疗领域掀起的反腐风暴,可以对医疗领域保持高压反腐态势,在推进正风反腐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从根源上解决医疗领域腐败问题的创新之路,通过医疗领域的反腐败,推动医疗体制的改革
7月29日,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云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王云亭的履历显示,其在医院工作多年,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代院长。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以来,各级纪委监委已经通报审查调查医疗领域多名领导干部。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医疗领域本身易发多发腐败问题,也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重点腐败领域。医疗领域多名领导干部被查的背后,是这一领域成为今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以及医疗领域被纳入监察法的覆盖范围。
在受访专家看来,医疗领域掀起这场反腐风暴并且保持高压态势,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医疗领域正风反腐 多名领导干部被查
今年55岁的王云亭是河南项城人,拥有医学博士学位。
1996年8月,王云亭从同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日友好医院工作,担任骨科主治医师。随后20年间,王云亭一直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
其间,他历任急诊科副主任、科教部主任等职务,2006年起任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2016年10月,王云亭调任西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后兼任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代院长。
2018年11月,王云亭任机构改革后的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直至如今被审查调查。
王云亭并非近期被审查调查的唯一一个医疗领域的领导干部。
7月15日,安徽省安庆市纪委监委通报称: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高金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是皖西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三甲医院行政“一把手”的高金华被审查调查,备受社会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高金华自皖南医学院毕业后即进入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此后曾担任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院长等职。
2013年,高金华升任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7年3月起更是党委书记、院长“一肩挑”。2019年7月,高金华改任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职务。
高金华被审查调查后,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官网上,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一职仍空缺。
值得注意的是,高金华主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期间,质量管理监督办公室时任副主任江寅生、药学部时任主任陈良跃先后被查。
此外,今年6月2日,湖南省湘阴县康复医院院长易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6月28日,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俊,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副院长杨文红被查;7月13日,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商继华退休后落马……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反腐败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彭新林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医疗卫生领域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原则,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突出社会矛盾之一。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加强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彭新林说,随着医疗卫生领域正风反腐的强度和力度明显加大,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一批医疗领域腐败案件,彰显对医疗领域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受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疗领域本身易发多发腐败,更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重点腐败领域,不仅会损害医院和医生的形象,与此同时也会破坏医疗资源的配置,最终会损害医院和老百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