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8-04 16:31 的文章

各大平台掌门人共议后疫情时代电视产业的变局与新机

【慧聪广电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在今日(8月3日)第26届上海电视节开幕论坛上,与会嘉宾反复提到的高频语句。的确,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不仅给整个时代与全球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也无疑是当下中国电视产业遭遇最大的“黑天鹅”事件,而当这种冲击与传统媒体下行态势形成叠加反应时,这种影响更显深刻而全面。

然而,“危”与“机”向来是硬币的两面,在疫情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广电行业孕育了转型升级的机遇。作为后疫情时代全国第一个举办的线下电视节,本届上海电视节的召开本身就具有风向标意义,其为中国电视行业疫情大考后的再出发,打下了一剂强心针。而如何化危为机,也成为此次上海电视节最大的议题。

开幕论坛齐聚了国内一线广电平台、网络视听平台、内容制作公司的决策者与掌门人,包括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龚政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总经理、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炯明,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这些影响着中国电视发展进程的操盘手们,并未回避疫情以来传媒行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但更多的是通过各自平台、公司的探索实例,共同探讨中国电视产业的前行方向。

危中存机电视收视迎来高光时刻

不能否认,新冠疫情的确给电视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段时期内大量常规节目停录停播致使内容供给短缺,影视基地停摆、影视剧项目停拍给制作机构造成巨大损失,实体经济下滑背景下广告主削减广告预算,也令各台经营陷入新困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援引数据指出,疫情对广电行业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经营冲击巨大,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经济减速影响,全年经营创收形势严峻。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种困境各行各业都存在,并非广电行业特例。事实上,广电行业与在线视频行业反而是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的领域,特殊时期大范围的停工停学与居家隔离,客观上为大众创造了内容消费的时间和空间,无论是广电媒体还是视听新媒体平台,都出现了明显的数据增长。

根据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龚政文披露的数据,疫情期间全国电视行业全天平均收视率涨幅达到18.1%,人均日收视时长增加30分钟,在线视频行业用户规模较平日上涨17.4%,视频平台会员内容日均有效播放增长74%。而作为国内广电行业领头羊的湖南卫视,5、6、7连续三个月的广告创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整个湖南广电今年营收已经过百亿元。“传统媒体稳住了基本盘,新媒体实现了新突破。”龚政文说。

“此时此刻,我们相聚在这里畅谈中国电视的现状与未来,既要看到‘长空雁叫霜晨月’的烈烈西风,更要坚定‘玉兰花似雪,冬去春又来’的信心和决心。”余俊生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省级卫视收视整体大幅上涨,包括北京卫视在内的一线卫视,收视涨幅都在两位数以上,经过疫情防控宣传大考,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战疫报道主流媒体担当公众安全“守望者”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电视媒体通常能够以强大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成为大众了解事件真相、事态进展的最佳媒介,尤其在观点过剩事实不足的“后真相时代”,电视的专业主义精神更使其成为判断事件真实度的标尺。

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国广电媒体积极地发挥主流媒体引导力与影响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完成与大众的沟通与对话,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在此次的抗疫报道中表现出色,据宋炯明透露,SMG是全国第一家报道疫情的媒体,旗下财经专业媒体“第一财经”,在第一时间现场调查并和武汉市相关部门电话确认后,于2019年12月31日10时16分,率先在一财网端刊发相关稿件,成为国内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首发之作。

疫情蔓延后,SMG再度成为全国首批向武汉派驻报道组的媒体之一,同时东方卫视自1月27日起加开《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别报道》《名医话养生》等防控疫情特别报道,平均每天播出时长5.72小时,呈现了省级卫视中最大体量防疫抗疫的新闻版面。

“危急时刻,亦是高光时刻。”宋炯明表示,对新闻立台理念的长期坚守,确保了上海台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不失声、不跟风、不盲动,在复杂舆论场有力担当起公众安全的"守望者"和防疫抗疫信息的权威发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