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山东省2020年下半年重点抓好这10项工作
7月20日讯 今天下午,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代省长李干杰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的报告。
报告指出,对下步工作省委作出了安排部署。落实中,着力抓好以下十项重点:
着力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
不断完善组织领导、联防联控、" 四早 "" 四集中 "、专家指导与科学决策等机制。优化分区分级防控,筑牢重点场所人群、入境集中隔离、核酸检测 " 三条防线 ",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优化中医药服务、医防协同,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切实守护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着力纾困解难稳企业保就业
加强政策评估,优化跟踪服务,坚决把减税降费等稳企惠企政策落实到位。设立中小企业脱困专项援助资金。安排 30 亿元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支持企业扩岗稳岗。落实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基层项目招录等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办好创业大赛,加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培训。加大城镇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着力扩大内需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大对省市县三级 12121 个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力度,集中力量抓开工、抓进度、抓达产,增强投资关键支撑作用。全面推行 " 链长制 ",确保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骨干企业稳定运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分行业推进 " 技改 +" 供需对接,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 5G+ 工业互联网、智慧高速等 " 两新一重 " 建设。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热点,促进汽车消费和家电更新,发展大健康产业。支持济南、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在青岛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推进直播基地及直播产业带建设。办好旅游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展农村商业体系创新试点,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
着力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新动能
再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措施,推动改革向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对重要改革进行现场督查,挂账整改存在问题。全面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支持打造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青岛日本科学城、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好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新发展 30 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编制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争取更多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国内国际 " 双循环 " 中聚合资源,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对接世界 500 强、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开展招商。实施重大外资项目 " 最高标准加一点 " 支持政策。开展 " 一国一地一策 " 合作行动,深化与日韩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对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编制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行动方案,增加 " 齐鲁号 " 欧亚班列图定线路。推动自贸试验区集成式、差异化制度创新,高标准建设上合示范区,构建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 " 山水圣人 " 中华文化枢轴,建好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着力完成好三大攻坚战目标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脱贫攻坚评估验收,探索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强化异地搬迁后续扶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 " 十三五 " 煤炭消费压减任务,狠抓重点行业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国考断面 " 劣 V 类 " 水体清零。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化工园区优化提升工程。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把加强政治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深化严打暴恐专项斗争,加强治安突出问题整治,确保山东大局稳定。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扎实推进 " 五个振兴 ",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基本形成一整套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制度体系。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守住耕地红线,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政策,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充分尊重和顺应群众意愿,研究制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范意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着力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