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造富神话继续!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
科学造富神话继续!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
7月,科学造富神话持续上演。
继7月8日“数字地球第一股”中科星图、7月9日“量子通信第一股”国盾量子成功登陆科创板之后,7月20日,“AI芯片第一股”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也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寒武纪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天石是寒武纪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33.19%(发行前)。
20日上午9时30分,寒武纪以每股250元开盘,较发行价(64.39元/股)上涨288.26%;以该股价计算,寒武纪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陈天石身价近300亿元。
有传奇色彩的创始人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3月,成立之初便得到了诸多明星投资机构的青睐。寒武纪也不负众望,在各方支持下快速成长,并于同年成功推出全球首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A”。
2017年11月,陈天石在发布会上手持寒武纪AI芯片产品。 赵广立摄
从创立到上市仅用了不到4年半的时间、市值飙升至数百亿元,寒武纪无疑创造了一个奇迹。而作为一手缔造它的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则更具神奇色彩。
“陈氏兄弟”二人均为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同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1983年出生的兄长陈云霁比弟弟陈天石大两岁,二人在学术上的主攻方向分别为计算机(机器学习)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
在AI芯片还是“非主流”的十几年前,陈氏兄弟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的支持中得到莫大鼓励。彼时,在听到他们对AI芯片的理解时,李国杰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这在后来,给了他们继续下去的信心。
在认定做AI芯片是件“非常好玩的事”之后,陈氏兄弟在2014年一战成名:
2014年,两兄弟等人与来自法国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的合作者在论文中公开从学术上提出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DianNao(单核),获得处理器架构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ASPLOS 2014最佳论文奖;接着,他们共同提出的国际首个多核深度学习处理器学术架构DaDianNao,获得处理器架构领域另外一个顶级国际学术会议MICRO 2014最佳论文奖。
由于“DianNao”名字比较怪,伯克利大学一位教授还专门在《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上撰文介绍这个名字蕴含的“电做的大脑”的意思。
在将AI芯片产业化的路上,陈天石兄弟二人也走得十分顺畅。特别是在2016年春之后,谷歌推出的AlphaGo在与李世石的“围棋人机大战”中完胜,几乎唤醒了所有人对于AI的幻想。寒武纪和陈氏兄弟的名字也越来越为人所知。
不过,据“天眼查”显示,在寒武纪的“主要人员”和“主要股东”中,已然不见了陈云霁的名字。记者多方了解到,陈云霁已于2016年底卸任寒武纪首席科学家一职,并不再担任寒武纪任何职务。
陈云霁 图片来源:CCF
“国际1.5流水平成果”
寒武纪第二大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算源)。中科算源系中科院计算所100%持股的投资公司,中科院计算所通过中科算源持有寒武纪18.24%股份(发行前)。
中科院计算所有着“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的美誉。在寒武纪的诞生、培育和成长过程中,中科院及中科院计算所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宽松的成果转化环境。比如,2019年中科院将“深度学习处理器研发及其产业化(寒武纪)项目”纳入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弘光专项”支持项目。
《中国科学报》曾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眼中,寒武纪处理器是计算所建所60多年来“为数不多在国际上属于原创、引领性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1.5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