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5-25 15:23 的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为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变

  后疫情时代,“全球化”方向会改变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变,但规则会变,中国要适应这种变化,中国企业要进一步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东生提出《关于支持中国企业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的建议》。

  李东生告诉记者,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已从贸易逆差问题向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中断等方面升级,导致与美国业务相关的中国产业链出现外移。“如果出现产业链大规模外移,可能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李东生直言不讳,这将导致我国部分行业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逐渐被其他国家取代,国内部分外贸型企业也会出现将核心器件生产能力保留在国内生产,而将部分终端装配产线和部分器件产能外移现象。

  为此,李东生建议,要实施针对性的产业政策留住核心产业,巩固国内产业链布局。他表示,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我国产业发展必须把握住科技进步大方向,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机遇期,鼓励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向产业链高附加值拓展,实现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营造良好融资环境,在国内形成更有利于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核心产业链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强政税支持,实施针对性政策留住核心产业;统筹用好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资金,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形成更强创新力等。

  “应帮助国内企业拓展全球布局,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李东生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获取外贸信息渠道少且时效慢,应加快构建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发布与海外市场相关的行业商务动态、法律法规、税收政策、融资条件等信息,帮助企业掌握国际贸易通行规则,规避贸易风险,降低损失。

  同时要鼓励国内金融法律等服务机构建立全球化业务。李东生说,目前,我国银行、信保、法律业务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国内,海外业务覆盖面窄,无法全面满足中国企业全球化业务的多层次服务需求。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设立或收购境外法律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鼓励中资银行在境外多设分支机构网点,造就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商业服务机构。

  李东生还建议建立对国内出口型企业的援助机制。政府应对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中国企业实施适当帮扶,提供低息贷款、减免税、产品补贴、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力度等产业救助政策,保持出口业务不出现大幅波动,起到加快拓展全球业务的作用。

  惠州日报记者周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