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5-07 16:41 的文章

一张地图成为转型升级抓手 疫情倒逼包头稀土行

  一张地图成为转型升级抓手  疫情倒逼包头稀土行业上“云”

  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让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提前到来。稀土行业电子地图是疫情倒逼的信息化应用,在中国稀土的定价权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

  疫情期间,稀土的线下交易基本停滞,但线上交易成为了许多稀土行业的首选。近日,记者从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以下简称稀交所)获悉,2020年一季度,实现交易额374.8亿元,同比增加2.45%,交收量67.82吨,同比增加37.66%。

  “稀交所推出的‘中国稀土行业电子地图’,透过‘云端’俯瞰中国稀土产业分布状况,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让稀土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详细了解各类稀土交易信息。所以,从整个行业来讲,交易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稀交所办公室主任李殿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将数千稀土相关企业信息纳入云端

  在稀交所的官网有一张中国体量最大的稀土产业电子地图,在这张黄色中国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彩色圆点。

  随机移动鼠标,寻找到了一家位于云南陇川县弄安村的稀土开发企业。从显示的信息中了解到,这是一家从事稀土矿开采及产品收购、销售企业,企业的各种信息都显示在上面,最主要的是企业具体位置都一目了然。

  对于国内的稀土企业,他们总是被平面地图的复杂和小字所困扰,总在参加稀土展会或在朋友圈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稀土企业。

  稀土行业电子地图,让行业内各个单位走进了虚拟的世界。想找啥,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自动生成路线图。依托百度地图,在途中还可以通过手机使用移动电子地图,保证不偏离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稀土产业电子地图标注的稀土企业覆盖了全国,目前共计2013家。通过对磁材、发光、抛光、储氢、催化等大类进行分类,查找起来可以更具有目标性。

  将数千稀土相关企业信息纳入云端的“电子地图”,这项工作并不容易。记者了解到,去年刚刚开放时,中国稀土行业电子地图标注的稀土企业只有300多家,主要以包头企业为主,到去年年底增加到近1000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所标注客户量激增至目前的2000余家,顺应了后疫情时代经济迈向“云时代”的新趋势。

  构建信息透明机制是关键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长期以来为全球原材料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却缺失了对稀土国际贸易定价权。2017—2019年,我国稀土出口均价略有上升,但稀土价格与其价值仍有一定程度的偏离。

  “让价格与价值不偏离,这就是我们寻找稀土产品定价权的动力所在。”李殿卿说,抓手是让稀土终端企业发挥出监督作用,最基础的还是要构建信息透明机制。

  以前由于稀土企业间信息传递不对称的问题,让部分稀土下游应用企业在采购稀土产品时无法进行比价,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云上地图,通达四方,纵横千里,更便于货比三家。一家手机玻璃制造商,经常在广东当地从贸易商手中拿抛光粉,货值较高。听说包头也有抛光粉,于是找到了大企业。但规模大的企业往往对合作客户的要求很高,订单量的多少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这家手机玻璃制造商由于需求量少,所以被大企业拒之门外。通过电子地图,他们联系到了国内其他的生产厂家,采购到了自己想要的抛光粉,同时价格也明显降下来了。

  一位云上地图受益人表示,以前东跑西跑地,但经济效益不够高,往往为公司省不了多少钱。有了电子地图,感觉“打仗有了粮草”,我可以多方询价,最终能从电子地图上寻找到合适的磁材企业来购买材料。

  行业数据分析成为企业决策依据

  近年来,中国稀土产业通过整合,促使了产业结构优化,消除了企业间低水平的过度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逐步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稀土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019年的《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未来应着力推动中国稀土市场公平竞争交易平台的建设,让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平台竞价交易,形成公平合理的价格。通过定期公布各类稀土产品价格指数等市场动态信息,逐步完善稀土定价机制,最终为市场提供相对权威的基准价格。

  专家表示,市场定价,就需要搭建平台。只有让更多的参与稀土交易的各方在线上交易,才能逐步形成公允的价格。这样也就有了定价的前提。再辅之以中国稀土价格指数、中国稀土产业景气指数和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指数,才能逐步规范稀土交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