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3-26 17:41 的文章

在线教育迎获客“流量雨”与融资热

  “停课不停学”让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红利,也让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获得大额融资,甚至有投资人惊呼在线教育的风口来了。然而,在特殊时期,通过免费课、低价课吸引来的流量,最后留存率能有多少?在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在线教育还能走多远?

  教育行业融资规模逆势大增

  受疫情影响,2月份,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市场融资交易活跃度持续走低,创投交易数量跌至百起以下。投中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统计显示,从2月份创投交易来看,仅教育培训、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3个行业较为活跃,其余行业案例数量均不足10起。即便是热点行业,如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领域也有60%以上的降幅。

  然而,在各行业融资遇冷的环境下,教育培训创投交易活跃,融资总规模不降反升,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275%。多家在线教育获得大额融资,包括儿童有声阅读APP“凯叔讲故事”、儿童英语学习平台“叮咚课堂”等多家在线教育平台获得超1亿元融资。

  疫情之下,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线教育成为学校、家长的不二选择,在线教育迎来发展机遇。在线教育的从业者估计在疫情来临前也难以想到,他们在6、7年前投身的在线教育事业会在2020年年初再次成为风口。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关键词“在线教育”的搜索指数从1月17日的300增长到2月10日的接近5000。近30天,“网课”成为国民级热点话题,搜索热度直线攀升,环比上涨1891%。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认为,在线教育能够极大地缓解停课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为未来中国教育整体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等到5G时代普遍来临,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迎来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不可否认的是,在线教育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这个巨大风口仍让众多从业者垂涎,头部互联网和教育公司均在积极扩张,如字节跳动2020年春季教育招聘专场开放了超过1500个岗位;猿辅导在线教育春招开放1万多个岗位。

  不仅是在线教育,这几年整个教育行业的市场热点不断,从K12课外培训辅导的层出不穷,到民办幼儿园被资本追捧,从在线教育的兴起,到STEAM教育势头强劲。普华永道日前发布的《2016年至2019年中国教育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趋势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教育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大量资本进入促进供给端的发展。

  三四线城市获客潜力显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各地大中小学陆续明确开学复课时间,在线教育能否继续火热成为受关注的话题。

  从在线教育机构盈利的核心逻辑看,低获客成本、高转化率以及高续班率是盈利关键。疫情期间,奔着“免费”“低价”而来的用户,黏性和忠诚度较低,疫情结束后,流量的流失是难免的。而且免费课相当于给了人们更多选择的空间,客观上加剧了行业竞争。

  某在线英语教育机构曾多次冲击IPO失败,主要原因是其转化率、续费率、获客成本这三大关键业绩指标均表现不佳。然而其广告推广支出却占营收的48%。

  留存转化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和服务,而师资、教研、技术、运营等环节的深耕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获客成本大幅降低,但短期内转换率不会太大,尤其对于非一二线城市的客户群而言。因为开始上网课之后,很多学生没那么容易接受,有的甚至会排斥或者讨厌网课。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很多机构赶鸭子上架,给学生家长的用户体验不够理想。

  不过,中小城市成为此次在线教育普及的重要区域。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关注在线教育的城市以二至四线城市居多,新增用户多来自于中小城市。事实上,随着三四线城市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崛起,此次疫情让此前接触在线教育较少的城市群体通过线上获取教育资源,这无疑是推动三四线城市用户教育习惯发生转变的一个契机。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在线教育机构能利用数字化及信息化的方式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继续挖掘下沉市场潜力,那么,教育消费在中小型城市的渗透及推广有望持续发力。

  风口之下竞争压力不减

  只有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事实上,“全民在线”只是暂时的,这波线上教育的风口也面临持续挑战。

  普华永道在其报告中提出,短期而言,线上教育的基础设施能否支撑突然暴涨的流量、师资力量是否充足以提供相匹配的教学辅导服务等,均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从长期而言,疫情结束后,学校授课及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终将回归线下。如何将这些新增流量转换成自身平台的新增付费用户、如何提高这些流量的留存率,成为衡量此次疫情是否对在线培训机构产生真实收益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