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3-18 19:56 的文章

A股行情韧性强于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近期波动加剧,A股短期内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3月16日,沪深两市高开低走,三大指数全线收跌,各板块集体回调。3月17日A股继续振荡,至午间收盘时三大指数探底后回升翻红。同时,北向资金净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A股承压态势。统计显示,上周(3月9日至3月13日)北向资金净流出总额已经达到400亿元,创下近年来北向资金单周净流出额的最大记录。

  面对当前的海外行情,A股市场走势能否仍具韧性?分析人士预计,A股相对美股的强势行情仍将延续。从中长期来看,A股的韧性大概率会强于外盘。

  美股一月内多次熔断

  受近期海外疫情扩散及国际油价下跌双重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振荡大幅加剧。美股作为全球股市风向标,其标普500指数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内已出现了3次熔断。当地时间3月16日,美股开盘即全线大跌,道指大跌超过2200点,标普500指数开盘跌超7%,触发本月第三次熔断。美股重启交易后跌幅扩大,收盘时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均暴跌超过11%。此外,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股市上周也触发熔断,引发投资者恐慌。

  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认为,导致海外股市暴跌的主要因素是疫情在全球的进一步扩散。从美股反应来看,美联储“救市”举措未能成功阻止美股市场下跌,反映出市场恐慌的根源在于疫情而非流动性。而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3月13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并加强疫情应对措施后,美股市场曾出现了大幅反弹,市场的这一表现则验证了“根源在于疫情而非流动性”这一观点。

  星石投资相关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还是对于资本市场表现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疫情防控的进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全球疫情防控的步调没有完全一致,但是目前欧洲已经有多个国家出台强有力的防控措施,美国也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总的来说全球疫情防控已经过了相对混乱的时期,未来全球疫情防控的情况应该会逐步好转。

  市场反弹行情被打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海外市场近期大幅下挫为A股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也打断了春节以来A股市场的反弹行情。数据显示,2月20日至3月16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6.2%,沪深300指数下跌7.9%。

  同时,市场投资者心态也有所谨慎,市场情绪较前期已有所降温。根据沪深交易所3月16日晚间公布的成交数据,沪深两市3月16日成交金额为9656.53亿元,相比3月13日小幅缩量。16日A股成交额低于五日均值,市场交易额持续走低。

  而海外市场对A股的扰动不仅表现在市场行情方面,也表现在外资的动向方面。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仅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出总额达417.95亿元;3月16日,北向资金继续净流出,金额达98.07亿元。3月17日早盘,北向资金继续保持净流出态势。分析认为,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补充外围市场的流动性。

  整体来看,由于海外疫情的扩散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投资者对于经济和市场的悲观预期引起全球市场的恐慌。虽然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市场继续大幅下行依然对国内股票市场产生压力。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团队最新发表的流动性观察报告显示,受全球市场大幅波动影响,作为风险资产一员的A股受制于全球风险偏好迅速下降,难以独善其身。不过,由于中国政府对疫情果断控制,中国经济的恢复应该会早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因此相对全球市场而言A股具有相对韧性。

  重阳投资也认为,短期来看,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加大国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但是和海外市场相比,首先国内疫情相对海外疫情来说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国内经济基本面受到海外疫情冲击幅度相对较小。再者国内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就资金层面而言与全球资金绑定程度仍然不深。目前看,海外各市场之间发生的流动性挤兑对A股影响相对有限。

  A股仍具备相对韧性

  那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A股具备相对韧性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国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已将疫情有效控制,而国外疫情目前仍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在应对疫情上表现出的高效展现出了中国力量,这背后的制度优势是重要根基。其次,随着国内经济新旧动能的逐渐切换,我国经济将更具韧性。第三,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近年来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科创板成立、新证券法的修订施行,注册制改革正有序推进。而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将逐渐市场化,这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