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10-25 17:46 的文章

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发展难题究竟有哪些

  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形成新控制形式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控制形式,即技术控制。西方发达国家企图通过技术颠覆现有生活秩序,控制其他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属性决定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性质,它给生产机器注入了获取剩余价值的价值指向。

  人工智能时代,世界大范围内依然处于资本逻辑的掌控之中,技术格局呈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大幅度领先于发展中国家,西方大幅度领先于东方的局面。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丰富物质资料和更多自由时间,但是其背后是由资本家所主导策划制造的“虚假需要”。

  因为当今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在主导政治经济秩序,资本家将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等同起来,个人把社会需求变成了自己的需求,这就必然把自己利益和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命运联系在一起,企图通过技术对世界市场体系进行控制,而人们实际上更多的是在资本利益的引导下做行为选择,更可能走向一种强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其他人的世界。

  更可怕的是,这时人的异化是自愿的、享乐的异化,人自愿沉溺于由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舒适圈”中,盲目崇拜金钱和人工智能,逐步沦为人工智能的附庸,压抑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此外,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西方发达国家企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其他国家的全方位控制。他们企图通过世界市场体系、互联网空间等挑起社会问题,实现自己的统治利益。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达国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通常是带着资本进行技术统治的意识形态需要的,这给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人工智能技术成了发达国家统治的帮凶,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控制。

  二、人工智能的局限性阻碍人类实现美好生活

  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亘古的追求,在人工智能时代也不例外!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但是在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矛盾和冲突。

  第一,社会阶层复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同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存在局限,不能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需要。每个群体追求的利益有所不同,所以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会有差异,人工智能在满足人类某一需要的时候,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存在算法的局限、计算机的局限和智能化形成方法的局限等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会有超出人类的预想的可能,具有一定的风险,甚至可能使人工智能转化为一种反人类的敌对力量。人们所处的立场、阶级不同,对利用人工智能所达到的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今世界间谍卫星、监控技术、计算机病毒等,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因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不同阶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人类认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完善人工智能,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目前,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开发阶段,要达到对人工智能技术效果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人工智能的一切负面效应、不良结果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人类对它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

  认识和改进人工智能技术,使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总是依赖于对人工智能认识的深化,而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探究与开发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也不可能创造出只有正面效应,而无负面效应与风险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不断地发展,才能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造成人类新异化

  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许多科学家、思想家对人类前途和命运就存在着忧虑和恐惧,担心人工智能“超越人类、威胁人类的独特性和在宇宙中的主导地位”,甚至有可能毁灭人类和人类文明。有学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会出现具有自主意识的超级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先天优越性、主导地位和尊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总而言之,这些担忧归结起来就是人工智能会消解人类的主体性,取代人类的主体地位,给人类造成“新异化”。但我们也应明白,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辅助人类改造社会和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工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主体性的。

  既然说就其本身而言,人工智能是没有主体性的,那么它怎么会消解人的主体性呢?这主要归因于人类,人类把自身的一些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人类也就把改造世界的一些权力让渡给人工智能,使得人工智能在进行工作时具有主体性的支配作用。

  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其间的新的特定的环境,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人工智能与人就处于复杂的纠缠之中。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利用人工智能来支配和改造配合,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反过来,人工智能也会对人造成压制和异化,“如果我们把技术当作某种中性的东西,我们就最恶劣地听从技术摆布了”。

  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近代人类社会的生产表现为高度机械化、程序化,分工和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得到加强。

  有人说“科学家们最大的雄心是把自己周围的世界改造成一架庞大的机器,只要一按电钮,其中每一部分便会按照他们的设计运行”,人工智能使世界成为一个更机械化和程序化的世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会随之机械化、钝化。

  马克思认为,衡量人类自由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外人所能支配的时间。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走进了千家万户,智能手机、电脑和智能手表等,人工智能日益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人工智能缩短了人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但“随着AI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不少人已经不再通过自我逻辑思辨、表达等体验来获得知识和观念,而是通过无处不在的AI快速获得所要的结果”,通过沉溺、网瘾等越来越多地占用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造成了更全面、更深刻的异化,造成人与人工智能的颠倒,消解人的主体性,阻碍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

  这从根本上说是资本逻辑与人的逻辑的矛盾。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就是将人看作资本增殖和机器的附属物,以追求资本增殖作为最终目标,将资本凌驾于社会之上并以资本驱动人工智能的生产和应用,使人的生产创造活动服务于资本增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从资本逻辑出发看待一项人工智能技术发明首先考虑的是利益的因素,发明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功利的欲望。而从人的逻辑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强调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不仅强调主体的需要,而且强调这些需要的合理性。

  但是相对来说,人的逻辑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因为它限定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强调了人的中心价值观,对资本家和企业家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不利。另一方面,在资本逻辑语境下,人工智能具有“文明”与“异化”的双重面相,甚至还会用“文明的面具”掩盖“异化的真相”。

  现代社会的发展还是处于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发展,资本逻辑驱动的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物”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人”的问题,反而加速了“人”的异化。这就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产生新异化,原本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到后来反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控制。

  四、总结

  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社会的挑战和难题,其实从本质上说,还是商业资本逻辑与人的逻辑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人类异化的产生,阻碍了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为协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满足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合理限制商业资本对人的无限剥削,保证低收入者群体的生活,使每个人都拥有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