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09-06 12:05 的文章

泸定桥13根大铁链如何横跨整条大渡河

    只要学过近代史,那对泸定桥就不可能不熟悉。《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不知道如今的书上还存不存在,但至少历史书上会有专门的部分来介绍它。
 
    从表面上看,泸定桥只是一座吊桥,由铁链和木板组成,但事实上除却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历史外,泸定桥本身的建造也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我国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其名字来自于与之同名的泸定县,作为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而存在。它全长101.67公尺,由13根铁链与一万多个铁环组成,总重量达到了40吨。
 
    如今它已成为泸定桥风景区内的主要景观文物,泸定桥的“出名”来源于抗战时期那段悲惨而又昂扬的历史。但其实只要琢磨一下就能发现,泸定桥本身也是一座十分有特色的桥梁,书写了世界桥梁历史上独特的一页。
 
    当年红军来到泸定桥前时,敌人已经将桥上的木板尽数拆除,只剩下了13根大铁链子横跨于大渡河上,所有知道飞夺泸定桥的人都会为红军的殊死搏斗而动容。但是换个角度讲,13根大铁链是如何横跨整条大渡河,成功连接两岸的呢?
 
    据史料记载,泸定桥建于康熙时期,那时候可没什么起重机之类的高科技工具,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呢?
 
    泸定桥的修建
 
    泸定桥修建于1696年,距今已325年,那时正好是康熙年间,属于“康乾盛世”的范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间的工商业也变得繁荣起来,加之“准行打箭炉市”的这一政策,川藏地区一下子变成了贸易重镇。
 
    而如果要去打箭炉,就必须要通过大渡河,在泸定桥修建之前,所有人都是靠藤条悬渡过去,所以常有伤亡事件发生。但这并不是泸定桥修建的原因,它真正修建的原因是为了军事用途。
 
    但在大渡河上修桥不容易,首先在原材料方面就遇到了困难。泸定县并不生产铁矿,也没有技术人员,所以只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从别处采铁、征调铁匠,最终才制成了重达40吨的铁索。
 
    那么,如何让铁锁成功连接两岸呢?一开始施工者们尝试了用船只、竹筏进行运输,但因为水流过于湍急,船只根本不能保持稳定,更别提在河上作业了,于是这一想法宣告失败。
 
    后来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先在两边的岸上系上绳子,再将作为桥身的铁链系在绳子的短竹筒上,最后拉动绳索进行运输。这个方法最后实施得非常顺利,证明了我国劳动者的智慧果真是无穷的。
 
    后为了固定铁索,人们又用巨石做了桥头,又在桥头挖了深井,并在井底铸成地桩,将所有铁链栓得严严实实,保证桥体不会脱落。
 
    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坚实的固定,才使得泸定桥在战火纷飞中也没有损坏,也保护了我们的红军战士顺利通过,并一直流传至今。
 
    结语
 
    其实像泸定桥这样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建筑还有很多,它们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