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19-06-03 16:13 的文章

平权时代的童书焦虑:性别刻板印象仅女孩要面对

  原标题:平权时代的童书焦虑:被忽视的男孩参与度,被低估的故事开放性

  今年上半年,人们长期以来对性别歧视的怒火燃烧到了童书上。

  3月底,中文互联网引爆了要不要给孩子读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争论。微博网友“轻成一只飞燕”批评《海的女儿》这种王子公主式经典童话不适合讲给女孩听,因为年轻美丽柔善可欺和嫁人不应该是女孩的唯一标签和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有进步思想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在反思童书的价值观。英国演员凯拉·奈特莉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像《灰姑娘》《小美人鱼》《白雪公主》之类的故事她都不会给女儿看。虽然女儿每天都吵着要成为公主,但她会告诉女儿:“你不想成为公主,你要成为女王,因为女王才拥有权力。”巴塞罗那多所幼儿学校计划清理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童书,被审查的童书包括《小红帽》和《圣乔治》的多个版本,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们阅读的书籍类型非常重要,许多传统图书带有浓烈的性别偏见色彩,能够对此做出改变是件好事。” 

1862年古斯塔夫·多雷为《小红帽》所作的插画。(From Alamy)

1862年古斯塔夫·多雷为《小红帽》所作的插画。(From Alamy)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波女权运动到现在,虽然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在工业社会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性别不平等这个亘古已久的问题仍在困扰着我们。“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的性别问题跟薪资不平等、体育队伍资金不足或是上司令人讨厌的触碰有关,而在世界许多地方,性别歧视却是致命的。比如,每四分钟,一名印度小女孩死于性别歧视;每一分钟,一名孕产妇死亡;每十秒钟,世界某处有一名小女孩被强制切除外阴,而且大多没有打麻药。”在《天空的另一半》一书中,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尼克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告诉我们,从收入不均到性别暴力,全球范围内男权对女性的倾轧或许程度不一,但都给女性带来了伤害。令人心惊的现实是,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性别观念和社会机制的进步速度比我们期待得要慢。

  很大程度上来说,令人不满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意识到了“平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若是我们能在孩子空白的心灵中埋下性别平等的种子,以后哪怕只有一些种子发芽,也能推动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些涉嫌“性别歧视”的童书必须被摒弃甚至唾弃吗?价值观是仅靠童书就能塑造的吗?除了童书之外,学龄前儿童的性别观念还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在儿童节前夕,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与三位学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1

  缺席:

  性别刻板印象只是女孩要面对的问题吗?

  包括童书在内的所有文化产品本质上都在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潮和价值观走向。客观而言,人们开始反思童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性别平等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件好事。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张聪认为,有进步观念的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童书的时候,会选择那些性别刻板印象没有那么明显或对性别有不同解读的书,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而且事实上,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儿童文学创作,都正在朝去性别刻板印象化的方向发展。她说,“近年来的几部迪士尼影片越来越把女孩描绘成勇敢、果断、敢于冒险的,虽然还是英雄主义式的形象,但性别(刻板印象)已经发生变化了,女孩也可以做这些事情。你会看到,一系列的影片和童话著作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童书领域,张聪认为《纸袋公主》是近年来帮助女孩从小扭转习以为常的性别观念的“里程碑式的绘本”。故事从王子与公主即将到来的婚礼开始,但恶龙掳走了王子,还把城堡烧得一干二净。公主只好穿上一个纸袋,勇敢地来到恶龙的巢穴,运用才智救出了王子。谁知王子却嫌公主衣衫褴褛,公主气坏了,骂王子是一个没用的家伙,然后扬长而去。“(这个故事)完全颠覆了王子拯救公主,公主以身相许的传统。”

《纸袋公主》
[美]罗伯特·蒙施 文 [美]迈克尔·马钦科 图 兔子波西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5-1

《纸袋公主》 [美]罗伯特·蒙施 文 [美]迈克尔·马钦科 图 兔子波西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