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03-26 15:41 的文章

早产胎儿生命垂危,教授妙手起死回生

    长江日报3月25日讯胎龄27周,体重1公斤,呼吸窘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24天的小萱萱(化名)接连闯关,重获新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成功为一例早产儿实施先天性动脉导管结扎术,这也是该院完成的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婴儿先心病手术。目前,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状况良好。
 
    今年2月8日,出现明显早产征兆的林女士来到协和医院妇产科。2月11日除夕夜,怀孕27周的林女士出现明显的早产征兆,宫缩明显,产科赵茵教授为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姐弟俩一出生就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大宝萱萱出生时体重只有925克,反复超声检查提示粗大动脉导管未闭,这意味着萱萱的主动脉与肺动脉缺了大于4毫米的口子,原本进入主动脉的血液有一大部分流入肺动脉,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此外,萱萱的肺尚未发育完全,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曾跌至80%,只能依靠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出生24天后,萱萱体重勉强达到了1公斤,经过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决定为萱萱实施手术。
 
    3月11日,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团队,联合麻醉科武庆平教授团队及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共同作战,为萱萱心脏的缺口进行了修补。
 
    麻醉的成功至关重要。麻醉科武庆平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萱萱只有一个成年人手掌大小,体内血管连1mm都不到,只能在超声的指引下进行穿刺,一旦第一次穿刺失败,再穿刺成功的几率减半。当天上午,武庆平教授一次穿刺成功,细细的血管壁包裹着穿刺针,顺利完成了手术麻醉。
 
    手术中游离的血管容易破裂。主刀周诚副教授和苏伟副教授借助头戴式显微放大镜,将粗大动脉导管仔细游离结扎,整台手术一气呵成。萱萱的动脉导管闭合后,小小的心脏搏动有力,舒张压改善明显。
 
    术后围手术期的管理也是极为关键的一关,心外科史嘉玮教授精心管理,萱萱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心肺功能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