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12-27 18:42 的文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奇迹”

2016年—2019年。

四年时间,188万贫困人口陆续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荒凉大山,迁向城镇、迁向园区、迁向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开启了各自崭新的人生。

四年时间,在贵州大地延续了千百年的绝对贫困,也因188万人生存发展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褪去了“魅影”。

易地扶贫搬迁,是“挪穷窝”与“拔穷根”的治本之举。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全国发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让贵州的减贫思路豁然开朗,为贵州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硬仗提供了基本遵循。

作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六个坚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创新抓好“五个体系”,写好“后半篇文章”。2019年底,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曾有人盘点过人类历史上的10次大迁徙,这些数百万级人口规模的迁徙,几乎无一例外与疾病、饥荒和战争有关,而今天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这一次伟大迁徙,却是在强有力的组织下向着小康与幸福奔去。“乔迁方觉新家好,思源倍感党恩长”,在普安县纳茶社区,一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在自家新房前贴出这样一副对联。和他们家一样,当时间的指针即将指向2020,遍布全省的946个安置点45万多套住房也都迎来了它们各自的主人。188万人顺利搬迁,一个不少,由衷感恩。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年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188万实施搬迁的贵州人来说,这却是一段我们共同见证和参与的岁月,是无数个体及家庭命运的巨变,是4000万贵州人向着未来充满激情的迸发,也如涓滴入海,汇聚成同步小康的磅礴力量。

奇迹,总是孕育于“不可能”之中。

2016年,全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起步实施之时,摆在贵州面前的是这样一串极具挑战的数字:

搬迁人数全国第一,188万人,几乎相当于拉脱维亚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搬迁地域广,涉及到89个县市区、开发区,超过10000个自然村寨;搬迁难度大,188万搬迁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到150万人,占比接近80%。而彼时的贵州,还只是一个经济总量刚刚突破万亿,财政总收入2400多亿元的省份。

“贵州是全国搬迁规模最大、搬迁任务最重的省”,国务院扶贫办的负责同志曾不止一次如此概括。把时间拨回过去的一些场景再看一看,我们就不难体会这句话的分量。

安顺市紫云自治县联八村,山高谷深,不愿安守贫困的村民合伙养了几头猪。临近春节,高高兴兴赶着猪儿想去卖个好价钱,却不想山路还没走完,肥猪却累死了。几个村民只能抱头痛哭。

黔东南从江县宰近村,村民吴盛勇一家住在祖传的木板房里,一楼养猪二楼住人,没通电,白天就像夜晚一样黑,用水只能去接山壁上滑落的水滴。

一位参加电力村村通攻坚的干部,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急切而又无奈的感慨:“太远、太高、太分散了,搞了两三个月,也只零星通了三四户人家的电。”水、电、路、网络这些最基本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离城市那么近,却离山村那么远。

既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既然重重大山阻隔了村民分享现代化红利,既然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一个字:搬!

搬,是188万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的共同愿望;

搬,是贵州在减贫斗争中一直不断探索完善的突破口——早在1997年,贵州就在中央支持下,选择紫云、罗甸、长顺、普安4县开展了“以工代赈移民搬迁脱贫试点工程”;

搬,是贵州早已下定的决心、认定的途径——从2001年明确“实施易地扶贫安置,是帮助这部分人口彻底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到2012年贵州省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搬迁56万多人,贵州扶贫搬迁的步伐从未停歇。2015年12月,贵州更以“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留下的深沉思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社会的人都享有自我尊严,有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一户人的搬迁,是生活的改变。188万人的搬迁,正是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注脚。

12月2日,冬日的暖阳里,在道真县上坝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花园里晒太阳的老人们围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述说着从山区里搬迁出来以后的新变化。孙志刚握着一位老人的手说,“我们就想大家生活好一点,住得好一点,老年人老有所养,年轻人有工作,多挣一点钱,把家里照顾好。”

那天阳光正好,小区一栋楼房山墙上红彤彤的大字“自力更生谋发展,勤劳致富感党恩”被照得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