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9-24 22:40 的文章

T1至T4 “小航站”变身“大空港” 来听建设亲历

  T1至T4,“小航站”变身“大空港”

  建设者讲述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发展奇迹,期待翔安新机场早日建成

  【历史时刻】

  1983年10月22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人物感言】

“我的青春奉献给机场,奋斗在机场,我无怨无悔!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从无到有,创造了多项国内民航第一,从昔日的‘小航站’变成了‘大空港’,让人振奋。”——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工程师王文艺

T3航站楼于1996年12月建成。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从1983年我到机场工作,至今已经在这里干了36年,一路见证着高崎机场从T1至T4,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更令人充满期待的是,翔安新机场获得批准,我最近刚刚参与完成翔安新机场变电站初步设计。”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工程师王文艺说,再过三年他就要退休,希望翔安新机场能早日建成投用。

  【艰苦创业】

  脚被蚊子叮咬过敏溃烂 每天十多个小时奔波在跑道上

  1983年,王文艺分配到高崎机场工作时,还是一名年轻的小伙子。“第57号报到。”他至今仍记得报道的序号。学机电专业的他不仅参与机场10千伏变电站建设,还参与机场其他项目建设。由于开建时这里到处是农田,蚊子特别多,他的脚曾被蚊子叮咬至过敏并溃烂,现在想起来仿佛就在昨日。

  “容量变化相当大,从当年2000千伏安到现在7.8万千伏安。”王文艺说,当时仅建设5个配电室供机场运转,现在则建设了30多个配电室,功能也从当时手动拉配电电闸,到现在全电脑控制配电开关,完全现代化了。另外,刚建机场时曾带扫帚、畚箕去扫跑道,现在全自动化清扫,完全机械化了;当时建设跑道灯光,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他每天十多个小时奔波在2150米的跑道上。后来跑道长至2700米再到3400米,用的是现代交通工具。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于1982年1月10日兴建,1983年10月22日正式启用,前后仅一年零9个月,不到同规模机场建设时间的一半,而且一直保持着超前的观念和领先的发展速度,创造了多项国内民航先例,创造了机场发展史的奇迹,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

  【快速发展】

  184条航线通航125个城市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600万

T4航站楼于2014年12月正式启用。

  高崎机场由厦门翔业集团旗下的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经历了从T1至T4候机楼的发展,2009年晋级为“千万级”机场,2010年首次跨入世界百强机场行列。201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据统计,高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100万到1000万,用了19年的时间;从1000万到2000万,仅用了5年时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志着机场的运行规模及保障能力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2014年12月28日,高崎机场实行“两楼运行”(T3和T4),目前两楼的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基本相当。

  高崎机场现有1条3400米长的跑道和2条平行滑行道及10条联络道。目前,已形成覆盖中国大陆各主要城市及港澳台地区,连接东南亚、东北亚,通达欧、美、澳三大洲的航线网络,184条航线通航125个城市。

  作为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厦门机场在时刻资源达到极限的情况下,2018年全年完成运输起降19.15万架次,比增3.88%;完成旅客吞吐量2655.34万人次,比增8.45%,远远高于运输架次增长。

  【温情服务】

  面向不同群体推出一系列举措 打造最具人文关怀机场

周丽娟(左)与同事探讨业务。

  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民航第一家上市公司,近年来将“超越客户期望,创造最具人文关怀的客户体验”作为高崎机场的发展追求。

  元翔厦门空港工作人员周丽娟说,高崎机场深度发掘客户的差异化服务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具有人文关怀的服务产品,针对60岁以上无人陪伴出行老人的“夕阳红服务”,针对无人陪伴儿童的特色服务产品“小小旅行家”,针对特殊旅客的专用洗手间及残疾人士厕位等,还推出“爱心手提袋”、“指南针”引导、“便民箱”等服务新举措,让旅客有一个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