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9-05 22:38 的文章

“中國奇跡”的奧秘所在

原標題:“中國奇跡”的奧秘所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70周年。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連續執政70年並將繼續長期執政?這是世界關注中國的焦點所在,也是“中國奇跡”的奧秘所在。內因決定外因,解答這個奧秘,最根本的還是要從黨的自身找原因。回望歷史,從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提出“歷史周期率”和“兩個務必”,到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強調“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70年來,我們黨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制勝法寶”,緊緊圍繞在長期執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根本性問題,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與時俱進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了執政黨建設巨大成就,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為黨領導偉大事業取得不斷勝利提供了根本保証。

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也是黨的建設的根本經驗和規律。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明確指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70年來,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才能成功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能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歷史和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改進領導方式,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不斷推動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70年來,我們黨集中全黨智慧,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提供了堅強思想基礎和科學行動指南。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70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思想建黨作為根基性工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引導全體黨員,不斷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歷史和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進一步統一全黨思想,凝聚全黨力量。

堅持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統籌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和黨領導的偉大事業。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把黨的建設同黨在不同時期的基本路線緊密聯系起來,更好地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服務,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創造的寶貴經驗,也是黨的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提出了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聯系”的重要論斷。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緊緊圍繞社會主義革命、過渡時期總路線和八大制定的路線方針開展黨的建設,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改革開放以來,黨制定並堅持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圍繞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提出並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歷史和實踐啟示我們,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和服務黨領導的偉大事業,把堅持和保証黨的基本路線的全面貫徹執行作為黨的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衡量和檢驗黨的建設成效的標准,按照黨的基本路線、中心任務和歷史使命來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堅持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這是黨領導革命勝利的根本原因。70年來,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滿足群眾利益需求,致力保障改善民生,保証人民當家做主,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極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贏得了人民的認同和支持。歷史和實踐啟示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踐行群眾路線,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永葆黨的力量源泉和執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