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20-04-19 16:14 的文章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创造奇迹的“两山”建设者!

  “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去!”疫情当前,3万余名建筑工人集结武汉,投身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危险不危险,值不值得冒这个风险?建设者用两个字回答:没想。他们用满腔赤诚创造了奇迹,记住了奇迹,别忘了创造奇迹的他们。 寻常日子

  他们是城市背后的无名英雄

  非常时刻

  他们是大义无畏的逆行勇士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10天左右双双落成

  他们是“中国速度”创造者

  今天,新华全媒头条刊发文章

  《致敬“沉默的英雄”——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

  小新为您分享全文如下

  一起走进武汉战“疫”中

  最美建设者”的故事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创造奇迹的“两山”建设者!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0天左右双双落成,他们是“中国速度”创造者。

  “两山”医院运行近两个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们是“中国奇迹”贡献者。

  鲜有人知,在4万多名“白衣天使”驰援荆楚,救死扶伤,托举生命之时,同样有4万多名建设工人八方赶来,倾力抢建,并肩奋战,成为武汉战“疫”中“最美建设者”。

  这群“沉默英雄”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成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生动写照。

  生死时速:咬牙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创造奇迹的“两山”建设者!

▲1月28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4月1日,地处武汉西南、长江北岸的一座装配式建筑工地上,中建三局项目经理张旭正组织基础打桩、构件吊装,“再过几天武汉就全面解封,我们正全力复工复产”。

  10天前,他刚结束隔离医学留观,就进驻施工现场。过去60多天来,张旭没着过家。稍有空隙,思绪总会回到火神山,想起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日与夜。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创造奇迹的“两山”建设者!

▲2月3日,一名疲惫的工人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工地一处正在施工的病房外小憩。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时针回拨,1月23日。

  疫情突发,迅速蔓延。武汉市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模式,在蔡甸知音湖畔修建一座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两天后,又决定在30公里外的江夏黄家湖畔,再建一座雷神山医院。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创造奇迹的“两山”建设者!

▲3月29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几名当班的中建三局员工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按照常规,3万多平方米的项目,至少要建两年。搭建临时建筑都得1个月。10天新建一座传染病医院?”从事建筑行业26年的张旭,腊月二十九听到火神山医院建设任务时,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完成?”

  此时的武汉,离汉通道关闭,地铁公交停运,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全市仅有两家传染病医院,床位不足900张,大量病人“求治无门”。有患者望眼欲穿,甚至有的直至病逝都没能等到床位。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一张床位,就能挽救一个生命。

  一声令下。一场事关生死的救援战全面打响!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创造奇迹的“两山”建设者!

▲2月1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除夕夜,万家团圆时。运输车司机吕俊和同事们在火神山端上盒饭,简陋地“团年”。作为家中独子,他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不忍心让父母在家中独守除夕,但建设火神山医院太重要了。”

  “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计方组建应急团队,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武汉建工组织2000多名工人火速赶来,汉阳市政调动1100余名工人,上百台机械陆续进场;国家电网数百职工运送大批变压器、电缆,施工送电……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创造奇迹的“两山”建设者!

▲1月24日,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大型机械加紧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