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20-04-18 17:37 的文章

李強:高舉浦東開發開放旗幟奮力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奇跡

今年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這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關鍵時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一項跨時代的國家戰略。30年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面對國際環境風雲變幻,面對全球產業結構和分工面臨重大調整,面對國際社會對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何去何從的疑慮,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打出開發開放浦東這張王牌,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3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各地大力支持下,上海歷屆市委、市政府貫徹“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意圖,舉全市之力推進浦東開發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浦東發展的意義在於窗口作用、示范意義,在於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於排頭兵的作用”的定位要求,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與時俱進開展創新探索,努力使浦東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回首波瀾壯闊的30年,浦東之所以能從過去以農業為主的發展相對滯后的區域,快速發展成綜合實力強、開放水平高、創新活力足、產業基礎較為雄厚的區域,靠的就是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30年來,浦東始終以先行改革闖新路,探索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設立上海証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產權交易所等新的要素市場平台,率先推開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率先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率先推進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証照分離”改革等制度創新,在先行先試中為面上改革積累經驗。始終以擴大開放添活力,誕生了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家外商獨資貿易公司、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個自貿試驗區等一系列“全國第一”,構建起高起點、寬領域、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建成了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深水港等現代化基礎設施,成為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的重要載體。始終以銳意創新強動力,從無到有興建了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中心等一批世界級大科學設施,培育了“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藍天夢”等新興產業集群,基本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經過30年的努力,浦東地區生產總值從1990年的60.2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7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2.91萬元,折合3.32萬美元。特別是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等重點區塊已建成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浦東開發開放的成功實踐,深刻詮釋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旺盛生命力。

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實踐是在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展開的,今后30年的發展正好切合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在這個新征程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交給上海新的重大任務,並要求上海“勇挑最重擔子、敢啃最難啃的骨頭”,對我們發出“奮力創造新時代新奇跡”的時代號令。上海要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就必須繼續把浦東開發開放這面旗幟舉高、舉穩,把這張王牌打好、打活,以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全力推進新時代高水平改革開放,努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引領區,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邁向新征程,我們要將浦東打造成為我國推動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開放旗幟。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堅定擴大開放的決心,並宣布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在上海証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黨中央立足外部發展形勢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也賦予了新時代上海改革開放新的使命。浦東地處我國對外開放最前沿,是上海實施上述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的核心地區,必須堅持面向全球、面向未來,率先推進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成為我國引領經濟全球化的一面旗幟和重要標杆。這當中,核心是全面拓展開放的內涵:一是從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全面拓展,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為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累經驗﹔二是從投資貿易便利化向自由化全面拓展,高水平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三是從面向主要經濟體國家為主向“一帶一路”國家全面拓展,當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四是從擴大對外開放向統籌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全面拓展,更好地引領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以及全世界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