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2-05 15:54 的文章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孙正义的海盗人生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半佛仙人(ID:banfoSB)

  

  1957年,日本九州的渔民孙三宪,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他用“正义”这个中日韩三国通行的名字为儿子命名,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儿子会成为哪里人。

  后来在对中国客户的宣传中,孙正义说他的姓氏来自战国时的孙武一脉,所以他是一个中国人。

  即使他不这么说,初听他名字的人,也很难想像这家伙的身上竟然带着中日韩三国的历史进程。

  早在很多年前,他的祖先是福建莆田人,从福建出海,到达韩国,他的曾祖父又从韩国漂流到日本。

  漂泊的家族史为孙家的血管里注入了一种和“规则”相抵触的野性,在孙正义之后的人生中,无处不能看出这种野性的痕迹,毕竟莆田这个地方,确实是非同寻常,冒险精神刻在骨子里。

  孙正义的父亲孙三宪,是这种野性的代表。

孙三宪

孙三宪

  他出身卑微,做过渔民,养过猪,开过咖啡厅……在那个歧视移民的时代,他坚信自己能超越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做出一番大事业。

  冒险家的骨头里都流着冒险的骨髓。

  孙正义高中的时候,孙三宪靠经营“柏青哥”店而发迹,成为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但他留给孙正义的宝藏却不是这份家产,而是一种奇妙的自信。

  在孙正义还小的时候,孙三宪就一直质问孙正义:你为什么要相信老师呢?你为什么要相信规则呢?你为什么要相信别人都在做的事情呢?

  这种灵魂三问,贯穿了孙正义的一生。

  因为父母都是韩裔,年幼的孙正义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日本人。

  那时的日本,刚刚遭遇了二战的暴打,对滞留境内的韩国人充满歧视,哪怕孙家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三代,依然不被当成同类对待。

  当时的留日韩裔就像没有北京户口的北漂,看遍繁华,却没有一处属于自己,只能在角落里艰难苟活。

  在日韩裔的身份陪伴了孙正义几十年,带给了他艰难的童年,也激活了他血脉深处的叛逆。

  1991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孙正义前往民政局入籍,官员却告诉他,他必须要改一个日本资料库里存在的姓,不然不能入籍。

  孙正义沉默良久,转身离去,不是放弃,只是要换个姿势。

  谁说姓孙就一定不能成为日本人呢?

  几天后,孙正义的妻子,不折不扣的日本人大野优美突然跑到民政局,民政局的官员疑惑的看着这个女人,问她要办什么业务,大野优美腼腆的笑笑说。

改姓。

  日本的姓氏系统很复杂,因为明治维新的时候强制平民拥有自己的姓氏,许多平民一拍脑门就能想出一个姓来。

  这种文化传统让日本法律对改姓很宽容,不管是什么奇怪的姓氏都能录入。

  面对民政官员,大野优美说:我觉得姓孙很酷,我要改成姓孙。

  又过了几天,孙正义再次去办理入籍:我要姓孙,资料库里有,不信你查。

  那天孙正义成了真正意义上日本人,也给日本带去了“孙”这个姓氏。

  2

  1971年,14岁的孙正义坐上飞机,一个人从九州来到东京,求见日本麦当劳之父藤田田。

  1971年的日本刚从战后的萧条中爬起来,百废待兴,到处都充满了机遇。索尼刚刚开发特丽珑映像管技术还清债务,雅马哈的摩托开始进军海外,自豪的日本人签下史密森协议,意识到不到汇率浮动带来的危机。

  藤田田就在这个时代把麦当劳引入日本,战后崇美思想严重的日本人疯狂迷恋这种米国炸鸡,生意好到爆炸,门店开遍全日本,藤田田成为商界明星。

  功成名就的藤田田写了一本书,名字叫《犹太人的商法》,这种正宗的鸡汤味儿,源远流长。

  建议改名为《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那时,14岁的孙正义正是中二病的晚期,成绩优异,却开始厌学。

  他看不到日本教育描绘的未来有什么出口,只能躺在家中,一遍一遍的翻着漫画,看着坂本龙马的故事,梦想有一天化身成龙。

  当他看过这本《犹太人的商法》,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左右徘徊,心潮激荡——他决定去见藤田田,把他的成功粘贴一下。

  14岁的少年去见当时的商业巨子,不知道到底是一个中二病惊人的行动力更值得惊讶,还是藤田田接见了这个少年的胸襟更令人感叹。

  我相信冥冥之中他们有缘分,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日本人,但名字都看来不像日本人。

  藤田看着眼前的少年,稚嫩的脸上却有着一双充满野性的眼睛。

  他问:“你想问我什么呢?”

  孙正义说:“我想要创业!”

  那时正是昭和的辉煌时代,摩天大楼在废墟上拔地而起,无数创业神话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