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软银水逆:一大波独角兽中枪
孙正义和软银愿景基金一手捧起的独角兽们,将如何收场?
如果说2019年风险投资领域有什么绕不过的大事件,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投资遭遇波折估计要算作其中一桩。
这个2017年成立的1000亿美金规模,世界最大的VC基金,艰难地度过了尤其水逆的一年。
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软银14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季度亏损,愿景基金对Uber和WeWork的投资账面亏损达87亿美金。
去年创投圈排名前三的爆炸性新闻中,软银愿景基金至少与两个沾边。
5月份,当时全球最大的独角兽Uber终于在经历了种种风波后上市,然而这次上市可能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
8月份,愿景基金投资的全球最大共享空间项目WeWork终于发布了招股书,开启上市流程,然而仅仅两个月后,WeWork估值腰斩再腰斩,丑闻不断,创始人出局,软银接手,这个独角兽上市闹剧暂告一段落,连草草收场都算不上。
此后,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染病在软银愿景的Portfolio间爆发,Wag!、Brandless、Compass、Fair、Kattera、Rappi...
一个接一个不幸感染。
高管离职、大批裁员、估值摇摇欲坠,估值被孙正义动辄上亿美金投资撑起的独角兽们,在2019年经历了什么?又和软银有怎样的爱恨纠葛?
平价电商Brandless:管理层动荡,销量减半爆发时间:2019年3月
2019年3月,Tina Sharkey辞去Brandless CEO职位,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最主要原因是“与软银关系紧张”。Tina离开后,Brandless又花费了3个月,才找到新的CEO,而在此期间多位高管离职。
作为一个平价综合电商,Brandless主打家居和健康生活类产品,许多产品售价仅几美金,是美国过去几年蓬勃发展起来的DTC(产品直销消费者)代表品牌。
2018年,软银看上了Brandless,开价2亿美金,按照5亿美金估值软银将获得40%股份。
然而有消息称,软银实际只投资了1亿美金,剩余1亿美金可能会因为Brandless并未达到财务要求而取消。
在经历了CEO更换风波和管理层动荡后,Brandless并没有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是一路下滑。华尔街日报12月报道称,Brandless今年的销售数据比去年同期同比减半,发展乏力。
遛狗服务商Wag!:全年裁员182人爆发时间:2019年4月
2017年6月,Wag! 估值4亿美金左右;
2018年1月,Wag!接受软银3亿美金投资,投前估值6.5亿美金,软银占股45%。之后,软银又低调的再次买入价值4000万美金的股份。
转过年来,2019年1月,Wag!裁员38人,关闭一家办公室;4月,裁员54人;12月,裁员90人。
经历了4月份的裁员风波后,Wag!并没有如预期的一样扭亏为盈,Wag!的CEO也在11月份正式宣布离职。
12月,软银愿景宣布放弃在Wag!的投资,并将手中股票折价卖回给公司,具体折价范围没有公开披露,根据我们拿到的数据,Wag!在今年早些时候披露公司账上还有约1亿美金,即使全部用来回购软银的股份,投资3亿回报1亿的结果也是让人大失所望的。
网约车Uber:股价连跌爆发时间:2019年5月
Uber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上市终于在5月份完成了,在Uber IPO前,软银在两轮投资中,下注金额接近90亿美金,一度成为最大股东,持有Uber 16%的股份。
然而从年初传言的1200亿美金估值,到定价时预计的800亿美金,到最终上市时的750亿美金,到现在的594.3亿美金,软银重仓的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共享空间WeWork:估值腰斩爆发时间: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