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花禁放到云计算,我们终将适应变化
Original 宁宇 尚儒客栈
临近春节,让我想起小时候放鞭炮的事儿来。如今北京对烟花爆竹的管制已经快三十年,大部分人已经对烟花的管制无感了,这是管制政策的功劳么?
【北京对燃放烟花的管制历程】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这当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放花炮。绚丽的色彩和彻夜的响声,为"欢庆春节"的气氛助兴不少。
然而这种传统的欢庆方式也会引发一些悲剧,每年都有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受伤的人,都有因烟花导致的火灾。记得小时候春节期间的报道中,总有"除夕夜发生火灾XX起","同仁医院为XX人实施了眼球摘除手术"等内容。
在1993年,北京市出台的地方法规,在当时的城八区范围内严格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这一政策出台后,民间的反响分歧颇大,有叫好的也有痛骂的,在政府部门对禁放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时候,也时常发生一些冲突,甚至有人因此被刑事处罚。
接下来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烟花禁放少了"年味";而且这是传统的驱邪避灾方式,如果不做总觉得缺了点儿啥。
不少北京人春节期间去郊区甚至外地,就是为了能放一挂鞭;也有不少在市内违规燃放的,监管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了。
在2005年,北京市对相关法规进行修订,核心是将"禁止燃放"改为"限制燃放"。当春节的烟花爆竹响彻夜空时,老百姓们纷纷表示"有年味了"。
对燃放的限制是多维度的,包括时间、地点等,也包括必须购买指定的"熊猫烟花",因为这是经过严格安全检验的,所以价格也偏贵。记得那会儿有不少北京人去河北买烟花,图的就是物美价廉。
禁放改限放的头几年,正是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所以每年春节都是红红火火的,允许燃放的那几天里烟花爆竹响个不停,结果又和环境污染的话题撞了个满怀。
据报道,从2012年起就不断有北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交提案,通过案例和数据证明燃放烟花爆竹加剧了空气污染,要求恢复禁放以改善生态环境。
在2017年底,北京市发布实施了新修订的管理规定,五环内全部禁放,五环外的禁放区域由各区自行确定并发布。
从新规定实施两年的情况来看,老百姓们对禁放的话题不再关注,而且对燃放的兴趣也淡了。这是政策引导的效果,因为随着管制政策的逐渐推行,通过广泛的讨论,能让人们理性看待燃放问题。但同时,春节活动的多样性、娱乐互动的现代化,以及花炮燃放的性价比等,也是让北京人改变对春节放花炮的态度的重要因素。
从最初的禁放到现在,仅仅26年的时间,大多数北京人已经适应了春节不再有烟花爆竹的方式,传统的习惯就这么改过来了。
【云计算也是传统习惯的改变】
在云计算技术出现之前,从业者也都习惯了服务器存储设备大都是昂贵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昂贵也抬高了从业者的身价,所以最初业内人士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后来,以亚马逊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对IT基础设施进行降维打击。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使用云服务公司提供的算力和存储,相对于传统IT,云计算可以高效、快速、低成本地提供IT基础设施,大幅降低IT实现成本。
亚马逊最初是自己使用,后来把云服务作为产品对外开放和推广,2006年推出的AWS服务,到现在不过14年。
在中国,阿里巴巴走了一条和亚马逊类似的路径,先用云计算解决自己对IT基础设施的需求,然后把这种能力作为服务开放出来。阿里云的创立时间是2009年,距现在刚满十年。
十多年来,云计算不断迭代发展,越来越多的重量级厂商也纷纷闪亮登场,老牌的IT厂商最初是冷嘲热讽,到后来拥抱云计算高喊"真香",态度转了一百八十度。
那么在客户这一侧呢?一开始有的置之不理,有的将信将疑,只有极少数客户和合作伙伴选择相信云计算。如今云计算成了IT技术的主旋律,但是最初云计算的信徒和拥趸者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成功,被拍死在沙滩上的不在少数。
【不知所云的结论】
这些年来,围绕云计算的争议一直存在,就像围绕禁放限放烟花爆竹的讨论一直存在。
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北京人适应了春节不再有烟花爆竹的方式,这种适应是政策法规的推动,还是理性讨论的结果,抑或是市场经济作用下花炮价格的上扬所致,也可能只是时间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再看云计算的推广,这个IT最根本性的变革,靠的是厂商的推动,还是技术的发展,或者依托客户进步的思想和成功的案例,也可能,也只是用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