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24 22:52 的文章

电商幸存者:“妖股”七年 为什么没有“死”?

11月25日至12月13日,腾讯花费8419万美元,以认购价13.01美元/ADS购买了6,472,841份美国存托凭证,增持唯品会股份至9.6%,这是腾讯两年间的第三次增持,前两次增持认购价为5.27美元/ADS和7.46美元/ADS。2017年底腾讯曾与京东一起战略入股唯品会,认购价为13.08美元/ADS。京东此间亦增持过两次,目前股份至7.6%。

截至12月24日,唯品会股价为14.44美元,总市值96.6亿美金,腾讯所持股份价值9.27亿美元,相较于腾讯所投入的总计约7.6亿美金,已净赚1.67亿美金左右。增持官宣当日,也就是12月16日之后,唯品会股票涨了5个点左右。

2019年,唯品会市值同比增幅达160%,耀眼者如美团、拼多多也仅为133%和68%。这家专注特卖的电商品牌,可能是所有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中,股票振幅最大的一个。

从发行价6.5美金涨至30美金,又跌至4.5美金,继而回升至如今的14美金。上市7年,创业11年,唯品会的投资者常常在惊甫未定中,五味杂陈。它的创始人,沈亚可能亦未曾想到,有一天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如此向阳蓬勃。

7年前,沈亚在美国准备上市,路演了很多天一无所获,好不容易拉来了一单,更惨的是,这单的投资者回去打电话问别人投多少,听说没人愿意投,所以这单也不见了。那时的沈亚,走在傍晚异乡他国的街道上,心情沮丧到何种地步。他给林欣禾打了个越洋电话:“Hurst,没戏了,我们可能得回家了。”

林欣禾当时的处境也很悲催,好不容易劝红杉、劝高盛,给沈亚找了一笔钱,让他抓紧去上市,流血也要上,自己的母亲还得了癌症,去不了美国。林欣禾愣住了。

那是沈亚第一次面对企业的生死,但绝不是最后一次。从沈亚2008年开始创立唯品会至今的11年间,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起起伏伏,无数个品牌涌起,又被巨浪拍倒、拍死。穿越一次次的生死周期,唯品会走到今天,沈亚如何成为极少数的幸存者?

生与死

2010年底,DCM中国联合创始人林欣禾通过打400客服电话,找到了正在做唯品会的沈亚。沈亚没打算融资,但林欣禾很快说服了他,2011年1月,林欣禾拉着红杉投了唯品会A轮,同年红杉携着DCM又给唯品会做了B轮。两轮下来,唯品会估值一下跳到4亿美金。

“那时候烧钱烧的厉害。后来,市场变冷,没有人愿意付比 B 轮还要高的价格,我们就商量着直接上市,反正手上还有点钱,就直接冲呗。”2019年12月,林欣禾再度回忆起那段历程时,他更多想彰显的是自己的英雄气概和眼光,仅唯品会这一单他赚了10亿美金。

时间再拉回2012年,经过林欣禾和沈亚一番努力,DCM、红杉、高盛分别拉来了一批投资者, 同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从8.5美元-10.5美元每股下调至6.5美元每股,首日开盘即破发,并一度跌至4美元每股,最终报收每股5.5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5.38%,被业界称为“流血上市”。

沈亚和林欣禾折腾美国上市的这半年里,周鸿祎和360遭遇美国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的6次做空发布。2012年,中概股集体在美遭做空机构血洗。

李开复不得已联合61名中国企业家,发布联名公开谴责信,称香橼等做空机构在利用中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知道美国投资者没有办法核实真相),厚颜地说谎。

同样,在2012年的春天,刚刚创立美团两年的王兴在内部讲了一个故事:

两个探险团队决定从南纬82度出发行走到南纬90度的南极,往返2200公里。人数仅5人的阿蒙森团队完成了行程,人数达17人的斯特特团队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是什么造成生与死的区别呢?阿蒙森团队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相反,斯科特团队比较随心所欲,天气好就走得非常猛,天气不好就睡在帐篷里,吃东西、诅咒坏天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王兴说:2012年就是一个“天气”不好的年景,2011年上半年团购火爆,到了下半年钱就烧光了,2012年只能准备过冬,但无论春天还是寒冬,我们都应该像阿蒙森团队一样,每天坚持走30公里,到了明年就发现自己走了一大段路了。

王兴的这个故事成为那个冬天的注脚与信心。那时谁也没想到王兴会挺住,更没想到沈亚不仅挺过了中概股遭遇血洗的那个冬天,而且在纳斯达克坚持到今天。

如果从1999年成立的8848算起,到2012年中国电商发展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期间诞生了易趣、慧聪网、阿里巴巴、卓越、当当、淘宝网、京东、PPG、凡客等等,以及时尚电商有唯品会、走秀网、寺库、乐蜂、聚美优品、梦芭莎等,2009年达到一个高潮,诸多线下零售商复制到线上,如中粮“我买网“、国美、苏宁、百丽等等,2010年又涌现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千团大战,美团、窝窝、Groupon、满座等等。

翻开历史,这些熟悉的名字一一跃入眼帘,然后一一消失,幸存者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