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19 03:53 的文章

电子城:用活产业PE理念 打造更懂得科技的科技服务运营商

K图 600658_0

  从北京机场高速驱车来到酒仙桥,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座银光闪闪的写字楼,写字楼入口闪烁着“科技服务运营商”的一个个大字,街道上熙来熙往的人群和路边停车位挤得满满当当的汽车,显示着这样一座地标性建筑,“电子城·国际电子总部”到了。

  作为共和国电子工业的摇篮,酒仙桥地区在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史上,可谓大名鼎鼎。如今引领全球液晶面板产业制造的京东方,就是从酒仙桥地区走出来的。25年前,北京电子城投资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城”)肩负着“改造老基地,振兴电子城”的历史使命诞生。如今,在《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北京市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十大高精尖产业布局指导下,电子城开启了面向新时代的新一轮长征:从服务十大高精尖产业出发,用产业PE和产业VC的理念思维,打造中国一流的、更懂得科技的科技服务运营商。

  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证券日报》记者来到电子城总部,独家采访了电子城总裁龚晓青。在采访过程中,龚晓青用“更懂得科技”这五个看似普通,实则画龙点睛的大字,描述了电子城的过去、现状以及更好的未来。

  改造老基地振兴电子城

  龚晓青告诉记者,电子城所处的酒仙桥区域,见证了共和国电子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向优的转变过程。上世纪五十年代,包括北京电子管厂、北京有线电总厂和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等在内的13家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工程聚集于此,共和国的电子工业由此起步。

  龚晓青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被分配到酒仙桥工作,当时在774厂(现在的京东方),亲眼目睹了酒仙桥的变化,酒仙桥从曾经的大企业云集、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到上世纪80年代逐步衰落。

  1994年,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电子城方案》,并批准成立电子城的前身:北京电子城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承担电子城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的实施主体,以“改造老基地,振兴电子城”为历史使命,通过市政基础改造、环境整治、招商引资等“八大工程”对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实施改造升级。

  1999年,电子城老工业基地并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中关村最早“一区五园”的组成部分。“如今,酒仙桥区域已经从原来单一的国有电子工业的聚集区,变成现在中关村科技园最有机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园区里面,不但有原来的老工业、老国有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同时还有一大批优秀新科技企业在逐步加入,特别是近几年,一批新的科技创新企业开始往酒仙桥区域聚集,业态从生产型逐渐向科技创新方向转换。”龚晓青说。

  他告诉记者,早期的电子城作为平台公司,主要是承担完成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通过和区域企业的共同努力,使得老工业基地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提升。这些年来,电子城先后启动运营了“电子城·创新产业园”、“电子城·科技研发中心”、 “电子城· 科技大厦”、“电子城·IT产业园”,直至近年启动运营的“电子城·国际电子总部”,运营科技园区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吸引了大量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入驻,为区域创新环境搭建,经济转型发展带来巨大增量。

  迄今为止,电子城已经积累了2000余家客户资源,行业涵盖电子信息、大数据、互联网、生命科学、技术服务等领域,比如ABB、360、雀巢研发、58集团、超图集团、联发科技、日立控制、佳能医疗、世纪互联、三星数据、德信无线、乐学教育、携程网、同城艺龙、中国重燃等,产业资源聚集培育的先发优势明显。

  从北京朝阳区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