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11 13:35 的文章

海淀分区规划全文发布!科技文化生态都是亮点

12月11日,《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成果正式发布。海淀区分区规划的亮点有哪些?北京日报客户端带您读规划。

关键词:中关村科学城

海淀区将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亮点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紧抓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大力发展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强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合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布局。

推动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进一步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亮点二:推动发展五类新经济

突出大信息和大健康产业主导地位。

有序推动新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技术与城市服务融合。发展智能经济,建设大数据平台和公共数据库,推动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机等应用场景的搭建。发展平台经济,鼓励传统企业向平台化转型,推进平台型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发展共享经济,释放公共资源,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放式服务。发展创意经济,支持传统媒体企业向新媒体、融媒体的转型升级。

亮点三:以中关村大街为轴打造科创街区

首先,以“一纵轴”为主脉,统筹高端创新资源。

依托中关村大街高端创新集聚发展走廊,打造引领科技创新的城市街区,形成展现新型城市形态和首都创新风貌的主轴线。利用不同区段的创新资源与链条环节特征,加速实现创新链条融合。与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共同形成发展复合轴带,沿成府路、知春路、学院路纵深联动。

其次,以“一横轴”为串联,提升前沿科技创新联动能力。

整合北清路前沿科创发展走廊沿线创新功能区与科创资源,优化创新体系,建设高端创新要素的联动纽带,优化永丰、翠湖发展极创新功能。

此外,还要有序推进高校院所内外存量空间释放,打造以众创空间、孵 化器为主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推进国有低效存量产业用地有机更新,实施集体产业用地整治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创新空间。

亮点四:中关村论坛打造北京新地标

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率先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改革试点,探索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激励机制,推动有利于价值实现的知识产权政策创新,探索新经济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新举措。

持续做好中关村论坛品牌,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谋划系列高水平创新活动,打造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地标。

关键词:三山五园

海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3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3处,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107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167处。

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构建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文化保护体系,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亮点一:构建“一心两带多片区”的历史文保格局

一心是指三山五园地区。两带是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多片区主要包括凤凰岭、上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等片区。

亮点二: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以“五四精神”、“香山精神”为特色的红色文化,着力推动以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保护利用好贝家花园、“一二·九运动”纪念地等重要节点,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体系。

亮点三:恢复山水田园的历史风貌

增绿连水,恢复大尺度绿色空间。建设生态文化游憩带,连接香山、西山等绿色空间。整合沿线西山森林公园、北坞公园等城市公园,融入文化艺术综合功能,形成公园成群、绿树成荫、山水交融的良好环境。

恢复历史节点,织补文化路径。进一步做好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皇家御道文化,对御道沿线进行历史记忆标识,对重点路段进行局部再现,恢复御道传统风貌与格局。

实施严格的红线管控。对西山山脉林地、区域内河道水系、农林用地进行严格保护与管控。

在视觉廊道的管控上,以香山、万寿山等制高点为眺望点,形成以看城市为核心的视觉廊道;以昆明湖、福海等主要观景点为观察点,形成以看山水为核心的视觉廊道。

亮点四:重点地区整治疏解

采取更新改造、疏解还绿、搬迁整治等方式,有序推进三山五园重点地区村庄腾退、环境整治及功能提升。

关键词:生态修复

亮点一:严守生态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