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05-31 14:16 的文章

打造科技教育新生态

打造科技教育新生态

■名校长专栏 现代学校治理的思考与实践系列④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我校为传承百余年的“成德达才”教育理念注入新的内涵,率先开启中学创客教育的探索,为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土壤。目前学校的创客教育正逐渐展示出区域示范、辐射带动的良好发展势头。

长期以来,我们采取多项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科技教育普及,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注重创设专业环境,搭建创新平台。2015年,我们学校率先开启创客教育的探索,并于2016年建成了青牛创客空间。创客空间配备3D打印、五轴雕刻、无人机、数控工坊等先进实用的硬件设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在帮助学生实现创意的同时,让学生见识和体验到一些基本的加工技术,并由此延伸,对当前的新科技相关领域有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有力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此外,学校相继建成了高端实用的机器人、航模、模拟飞行、天文馆、科技走廊、生物模型实验室等科技活动专业场馆,为科技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开辟了专属的活动空间。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增强创新合力。学校除了招聘一批有创新活力的专职教师,还发动一批深入了解学生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加盟科技教育队伍。我们通过“先期实习培养”的方式,挑选和吸纳了一批爱创新、敢挑战的在校优秀大学生参与我们的活动,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技教育骨干力量。同时,我们与中国科学院的多个研究所以及大学的多个院系开展合作,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活动走向专业化开辟出广阔空间。

加大系列课程研发,落实创新理念。学校构建的四修课程体系强调与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强调“全面发展”与“学有特长”相统一。常规的信息技术课和通用技术课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水平不同,采用分类分层教学、小班活动的方式,保证不同兴趣方向的学生有适合自己的选择。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结合STEAM理念,通过项目式教学,积极开发特色课程,让学生的创新活动变得触手可及。对于兴趣爱好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我们从结构设计、工艺加工、智能控制、人文艺术等几大方向入手,在校内专兼职老师和外请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开设了“3D古建复原”“雕刻与精密加工”“Arduino开源硬件”“APP开发”“传感物联初探”“程序设计”“怎样开上波音747”等适应新科技发展的课程,帮助指导学生分类分层向高水平发展。

持续开展科技活动,丰富创新内涵。依托青牛创客空间等科技场馆,我校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科技教育更接地气。这些主题活动在于倡导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比如“青牛草场”主题科普演讲、“青牛认证”加工设备培训、“青牛陪伴”家校合一的创新活动、“阅读+”读书+书签雕刻等融合了科学探究、技术制作、艺术创作的一系列创客教育活动,为小创客们创新应用的实现提供了高效帮助和支持。“拆客”“仿造”“寻找和解决生活中的不方便”等活动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感受到科技教育并非一定要高大上、高精尖,而更关注源于生活的点滴积累。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在信息学、天文、航空模型、模拟飞行、机器人等项目上不断发展突破,培养出了一大批逐步达到准专业水准的科技爱好者,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9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