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2-01 16:55 的文章

优质金融科技机构争夺升级 京沪频释营商新政

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优质的金融科技企业正在引发一线城市的激烈争夺。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近期一场在京举办的营商环境推介会上获悉,上海自贸区正在加速推进八大热点重点金融项目,其中重点推进外资资管、金融科技头部的创投机构,以及融资租赁产业的发展,并希望吸引在京的优质机构前往浦东发展创业。

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建成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完善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链,营造一流外商投资生态环境,成为浦东追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门庆兵透露,浦东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拥有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多样的金融机构体系,未来将以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为重要契机,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外资投资生态环境。

官方信息显示,2018年,浦东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937亿元,占浦东新区GDP的28%,占全上海金融业增加值的50.8%,2019年上半年浦东继续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607.67亿元,占到新区GDP的30.8%,比重进一步上升。

记者注意到,今年10月底,央行上海总部向辖内金融机构印发《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银总部发〔2019〕67号),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深化金融科技成果应用、加大新兴技术研发、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长三角金融科技合作共享、提升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金融科技监管效能、加强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等8个方面提出40项指导意见。这也使得上海加快金融科技生态圈筹划,吸引聚集金融科技公司前投资落户的压力和动力增大。

据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开发与市场管理处处长陈力介绍,目前国家已经将申请永久居留的推荐权下放到浦东新区,符合条件的外企高端人才,经过推荐可以直接申请永久居留。海内人才方面,上海实施条件管理,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落户,现有的人才政策有21条落户路径。上述措施也成为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重要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目前在金融科技领域打造样本的决心同样不容小觑。据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北京的金融中心指数排在全球十大金融中心的第七位,而北京的金融科技指数排名全球第一,高于第二名14分,排在第三名的是美国纽约。

北京金融局局长霍学文在近期公开场合多次对北京针对发展金融科技的“八一工程”进行阐述,具体包括: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体系、一个示范区、一个产业联盟、一个研究院、一个“监管沙箱”、一个国际论坛、一批顶尖企业和领军人才。

据记者了解,北京当前正在着力打造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在由中国央行牵头、六部委共同组织的金融科技试点工作中,北京市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审批通过46项,位居10个试点省市地区之首。此外,北京已聚集金融科技企业总数超过100家,实现年收入近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