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1-10 12:54 的文章

在双11卖货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双11卖货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唐亚华 苏琦   编辑/阿伦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距离第11个双11倒计时只剩1天,嘴上说着“盖楼盖到没朋友”的同学,依旧也没能躲过李佳琦的“买它买它买它”,早早做好了剁手的准备。收藏、加购、付定金、分享购物清单,可能是不少人最近的写照。

  同样口是心非的还有商家,他们也一边吐槽规则越来越复杂、利润越来越薄、中小商家得不到资源倾斜,一边提前两三个月开始定战略、做营销、加库存,备战双11。

  今天,燃财经采访8个品牌的电商负责人,聊了聊他们在多年的双11大战中的博弈之道。他们中,有眼看着引流无望,偶尔不赚反亏,只能佛系重在参与的中小店铺;也有久经沙场、早已将流量把玩得如鱼得水的营销老兵,小红书、Vlog、李佳琦,一个不落全部踩中。

  只不过回首过去,他们也有倒不完的苦水和不甘轻易示人的踩坑经历。他们中,有的人第二年双11就因为优惠券的漏洞惨亏300多万;有的人勤勤恳恳提前保价、选择性上货,巧妙搭配引流型和利润型产品,却被平台的硬性规定逼得几近颗粒无收。

  在残酷的双11排位赛里,大品牌"割肉”竞价,小品牌有心无力。但即使是微赚或亏本,大多数商家还是希望搭上双11这个巨型流量快车,刷一波营销,赚一批转化。

  以下,有双11商家的众生相,也有11年心酸的血泪史。

  01

  第二年参加双11就遇到一个大坑

  亏了300多万

  李齐 | 某母婴品牌市场负责人

  我们店铺在参加双11的第二年就遇到一个大坑。因为运营设错了优惠券,一晚上被羊毛党薅去300多万。

  跟过去几年相比,现在参加双11的门槛是越来越低了,基本上新开一个天猫店,只要做的不是特别差都可以申请上双11。2013年那会儿,我们只有一两款商品达标,业绩做得不够,连店铺都报名不了。

  双11现在门槛降得这么低,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用户体量已经足够大,千人千面的机制已经比较成熟,肯定是希望品类越来越丰富,尽量满足所有的客户群体。另外,每个品类可供挑选的款式商品越多,挑出高品质商品的可靠性就越大。

  门槛虽低,想要做好却越来越难。2013-2015这三年,因为母婴童鞋的类目比较垂直,国际大品牌都没进场,淘品牌做得还算比较滋润。从2016年开始,双11虽不至于不亏损,但考虑整个10月、11月,加上双11人工的增长以及退货率(我们是20%出头)造成的库存积压,整体算下来想要挣钱还是比较难。

  而且,以前只有PC端的时候,流量入口就一个搜索、一个会场。现在电商的流量已经非常碎片化,内容端、直播端,要指望像以前一样打一个爆款肯定不行,所有的细碎的流量入口都要抓。我们第一年做双11的时候只要做10张图,今年我们要做300多张。

在双11卖货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现在整个阿里的流量都很贵。比如双11的主会场有很多品牌展示,玩游戏可以领券,不同的环节价格不一样,对应的人群也不一样。去年我买了七八万块钱,那是最便宜的五环。还有双11直播的曝光,官方会请一些明星站台,今年母婴类目就有一个挺火的妈妈明星,6万块钱口播五分钟。 

  消费者其实这么多年参加完之后,越来越理性了,大家更多在这种大促的时候,买一些自己平时想买或者没买的奢侈品或者大品牌。一般的商家会开始把双11看做一个很平常的活动,投入也相对比较少。

  至于2选1这个情况,一定会有的,反正平台的流量是自己的,怎么分配是它们自己的事。原本是阿里、京东,现在拼多多也加入了战局。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选,但是拼多多有一点比较好,就是它会把自己的姿态放得特别低,会给你想很多方法,比如把店铺名改成专卖店,或者干脆把店铺隐藏掉,让你搜起来看不到店铺。

  不管怎么样,我们商家,做好自己,本分做生意就行了。

  02

  双11的玩法

  是平台、消费者、商家三者的博弈结果

  Kin | pidan电商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