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复活始末:吹风数月 安全效率需谨慎平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原标题:滴滴顺风车复活始末
上岸的过程,滴滴仍然需要继续谨慎平衡“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记者 | 赵陈婷
编辑 | 王姗姗
滴滴的顺风车业务肯定会回归。
——这是滴滴出行历经数月筹谋、小心试探,最终向外界释放出的一个明确计划。眼下,距离这项业务的重新上线,就只差宣布“日期”了。
2018年5月5日,一名空姐在郑州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同年8月24日,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女孩也在使用滴滴顺风车时遇害。3日后,滴滴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
从2018年5月12日起,滴滴顺风车功能“下线”。
根据滴滴对外公开的数据,其顺风车业务上线三年多时间内,服务了十多亿次出行。截至止业务下线前,顺风车的日订单量达到100至200万单,按滴滴全平台的2000至3000万单的日接单量来看,占比接近10%。而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滴滴未来最有“钱”景、也最符合共享经济理念的业务。
“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该业务将无限期下线。”这是滴滴去年8月留给公众的表态。
然而,无限期下线的这段“蛰伏期”,究竟是多久?所谓的“安全措施受用户认可”又该以何种方式获得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呢?
“吹风”数月的回归计划
今年以来,滴滴已经数次试探舆论对于重启顺风车业务的反应。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确定顺风车不参与2019年春运之后,滴滴内部一度曾计划今年三四月份恢复顺风车业务。为此,滴滴“顺风车”团队举办了一个小范围媒体闭门会,通报过去半年的业务调整情况,特别是围绕安全问题的自查自纠,深刻反思滴滴过去对于安全问题的认知不足。
距离这场吹风会仅仅过去10天——3月24日,常德的滴滴网约车司机被害身亡。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的时间表被打破了。
4月15日,滴滴顺风车的官方微博在沉寂接近8个月后首次发声。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张瑞对外发布“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继续为顺风车“复活计划”投石问路。借由这封公开信,滴滴公布了公布了一系列产品整改措施,包括限制接单次数,规定车主在常用的路线上搭载乘客;去掉个性化头像、性别等个人隐私相关信息的显示等。
7月18日,滴滴举行针对顺风车业务的媒体开放日活动,由CEO程维和总裁柳青率领,滴滴高管们难得一见地集体亮相。在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会上,这些高管们全都站立于会场一侧,挨个儿上台发言,每个人的“坦诚”态度,令到与会者惊奇。论及自我剖析的彻底程度,滴滴总裁柳青充当了“首席反思官”的角色。
她主动提及,去年乐清悲剧发生之后,自己与程维曾在办公室抱头痛哭,“不一定抱头,真的是痛哭”。沟通会结束后,各大媒体相关的新闻报道中,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段颇有场景感的爆料。
不止表达反思,柳表也提及用户对于顺风车业务的期盼。用她的话来说,在过去一年,她曾无数次被人询问滴滴顺风车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在微博上被问,在公司被同事问,去学校接孩子还会被学校老师问。
接着,她解释说,滴滴顺风车业务这么长时间不能重新上线的原因:“怕,就是害怕,就是怂。”
滴滴告诉媒体,在过去的近一年整改中,尽管没有上线运营,但顺风车产品已经迭代了12个版本,优化了226项功能,整合了包括准入门槛、行前预防、行中保护、行后处置四大模块在内的上百个安全功能和策略。柳青甚至形容,滴滴有可能在做一个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
程维则透露,顺风车到底做不做,滴滴内部讨论了很多次,最大的压力是哪怕“All in ”安全,滴滴也没有办法100%保证司乘双方安全。
“哪怕没有100%的安全,但是我们要有100%的努力。” 程维的这句表态已经很明确了,滴滴不会放弃顺风车业务。
无法放弃的业务
2019年2月的公司月度全员会上,程维对内宣布,将对非主业“关停并转”,整体裁员15%,涉及人数高达2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