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06-21 18:34 的文章

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是科技赋能保险的关键

  科技正在逐步迈入对保险行业的重构阶段:不仅在渠道、营销、产品定义方面对保险赋能,还在重构业务模式,推动保险公司创造出与传统业务模式不同的商业形态。

  发展和应用保险科技,是为了适应技术环境和客户购买行为变化,以满足客户要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发展和应用保险科技的本质,是发展战略的确立。科技赋能保险,传统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莫过于如何确立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因为如果战略目标不清晰、商业模式不明确,保险科技应用会无从下手。

  放眼整个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其实是在追求最新科技与商业模式的结合,因此,确定保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规划,也必须从战略和商业模式出发。任何一家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会有不同的战略与定位,保险科技应用规划也会有很大区别。

  有分析认为,即便是拥有多产品、多渠道的传统保险公司,想打造一个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也无法摆脱原有的资源和优势窠臼。传统险企必须把互联网保险模式单列出来,还要解决一系列和现有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冲突问题。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在近日出席2019陆家嘴论坛时表示,这两年市场上对于保险科技的投资增长很快。这些发展对于传统保险行业生态提出了挑战,要求传统保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从销售、理赔、服务实现全链条的数字化和现场化;同时,还要强化科技赋能,实现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

  巴菲特有一个“护城河”理论,即谁能找到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企业,谁就能获得长久的高收益。著名的例证就是巴菲特旗下的国家雇员保险公司Geico,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其显而易见的高利润背后,是独特的商业模式与科技的融合。

  那么,如何实现商业模式的优化?在人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谷伟看来,传统保险企业作为金融科技创新跑道的相对后入者,要跨越资源博弈型和利益博弈型的浅层次连接,坚定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用开放、连接、共赢的合作理念,以资本为纽带,打造与保险上下游和产业资本合作企业间的利益共同体,努力实现资源互补效应。即将传统保险企业对保险逻辑的深刻理解与互联网公司市场化的科技能力、流量、场景、客户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同创共赢。

  依据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多家大型传统保险公司紧随保险科技发展趋势,发挥其资金和多年业务沉淀及专业团队优势,逐渐探索并找到了适合自身的战略定位。比如,探索领航者中国平安的战略选择是,自主建立庞大的IT部门,第三个和第四个转型创新十年分别围绕“金融+科技”与“金融+生态”展开,深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等技术领域,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生态圈建设,进而推动保险业务的提质增效。

  保险科技无疑酝酿着险企转型的良机。在技术上,我国的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已取得重大突破,这为科技赋能金融保险提供了硬件支撑;另外,宏观政策层面与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的发展也持支持和包容态度。对于这其中重要的参与主体传统保险公司而言,当下与未来最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独特的保险科技应用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形成独有的“科技创新+商业模式”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