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创新人文驱动发展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成为“创时代”中国的新使命。
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但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无论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等风险挑战,或者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都要求我们用好科技这一强国之利器,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闯出发展新路子。悠悠万事,创新为要。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就掌握了撬动发展全局的有力杠杆。
但是,科技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精神力,就会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化力然量。自古以来,人类的人文和科学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徐霞客游记》用美妙的语言来描绘地里山川、风土人情。沈括的《梦溪笔谈》文采丰富,具有很高的科学和人文价值。《墨经》是中国古代集科学之大成者,同时也有“兼爱,非攻”等人文经典论述。在国外,数学家阿基米德能够说出“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这样极端富于人文色彩的话语。塑料垃圾引起的“白色污染”,核能引起的原子弹恐慌,更高、更快、更强的单项技术目标,忽略和遮蔽了人类的个性。科技脱离了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真正本质。互联网上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诈骗,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就连确立俄产权制度的铁丝网,也成了限制人身自由的工具。因此亟需对科技技进行人文的救赎,救赎即根植并发育于科技的本质之中,用科技来解决科技自身的问题。
因此,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需要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为我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供“高端智库”,也需要主动而为之,为科技赋予我们人类的主管思考。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在激烈竞争中,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现在是创造新事物的最好时代,这个创造,既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人文,科技的人性化,是科技和人文之间追求的平衡,是一种美,一种智慧,一种态度。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在锐意创新中把握机遇,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广大科技工作者就一定能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阔步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