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二次增长曲线启动,萨摩耶数科科技赋能敲
金融二次增长曲线启动,萨摩耶数科科技赋能敲开新机遇大门
镭射财经
2020-09-17 16:05
关注
一场疫情将科技创新推向史无前例的高潮。从“去金融化”的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互联网金融巨头冲刺科创板上市到国家加码投入科技建设,科技作为驱动金融、实体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支撑,显然成为当下最硬核的“风口”。
科技引领的产业数字化革命已至,核心逻辑在于政策与产业新增长动能的释放。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屡创新高。《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 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国家在此投入保持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 印证了科技作为国家战略的意义。
科技投入的背后,是为了满足各行业各业数字化升级、挖掘新增长动能的需求。就金融行业而言,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主体经历了经营由重资产、重线下到互联网的迁移,科技辅助了金融展业过程。但在数字化趋势下,科技已穿透金融机构的各个运营环节,以从0到1的改变重塑金融业态。
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主打to B的金融科技模式为金融机构下半场竞逐打开了空间。在金融科技to B的赛道里,既有互联网巨头系的蚂蚁、京东数科,也有专注科技输出的萨摩耶数科等金融科技服务商。金融科技公司在赋能持牌金融机构展业的同时,也为自身创造出万亿级的市场。
萨摩耶数科董事长林建明谈及金融科技业态时提到,“随着监管部门出台大量监管政策,行业逐步规范化,在金融科技新生态下,科技的发展对于零售金融业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科技将是金融服务的必由之路。”
二次增长曲线抬头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凭借资产体量、品牌优势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业绩增长。当用户习惯、服务介质等受理环境中的要素发生变化时,买卖方市场攻防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受阻,业务进入存量整理阶段。
互联网金融概念兴起后,以互联网为支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催生了金融业的二次增长曲线,牵引金融市场从存量瓶颈中向上突破,正式迈入新的增量空间。
互联网科技席卷金融业态时,银行业首当其冲。在《寻找银行增长的二次曲线》中,麦肯锡谈到四大变化正在改变零售银行未来几年的竞争方式,其中以分销渠道为主导的传统增长模式已渐渐失效,网点覆盖率与增长之间的联系被打破;擅于利用新技术的银行以及更注重数字化渠道组合的银行,将拥有结构化成本优势。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表明,今年共关停的银行网点已经高达1700多个,明显超过往年。银行网点撤销自然降下来不少人力成本,从六大行2019年年报数据来看,银行人员相较于前一年减少了超一万人。
银行已从物理网点服务转向数字银行服务,版本迭代的背后是银行在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进化升级。四年前,麦肯锡对全球100家领先银行的调研结果显示,52%的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有合作关系,37%的银行采用风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
获客、风控乃至内部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寻求业绩二次增长的突破点。相比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可谓金融科技的新业态,然而当初十分倚重线下模式的消费金融公司,在疫情之中举步维艰,如今迫不得已也开启转型之路。
金融科技公司的主营业务正好匹配持牌金融机构的转型需求。在消费金融领域,依附在消费金融产业链上下游的资金、流量、风控、贷后管理方一直保持高效的协同运行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之上,体现于金融业务开展方和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合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