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06-20 17:25 的文章

科技利器拓宽流浪人员回家路

6月19日是全国第7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昨日上午,中山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公开征集,邀请市民进站近距离体验流浪人员“临时的家”。记者和市民代表们一道探营发现,每个流浪汉背后都有一个不想被人知道的故事,为了打开他们心扉,将他们成功护送回家,工作人员除了用心用情,近年来通过DNA比对、人脸识别技术也大大提高远程寻亲的成功率。

“家”的环境怎么样? 吃好住好还能玩好

市救助站坐落东区桥岗社区新安村的金钟湖公园附近,群山环绕,清幽僻静。记者走进救助站发现,现场秩序井然,男女住宿区分开,每个房间住5-6个人左右,一人一床,有空调风扇。寒潮天气来临时,工作人员还将为他们配置暖冬衣物和床褥。

“你们闻,基本没有味道。”带记者参观的救助站工作人员说,每天早上工作人员都会用药水和紫外线进行消毒,且当上一个被救助人员离站后会立马换洗床单,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记者现场发现,救助站里的活动区域很多,有活动室、洗浴室、心理辅导室、图书室、宣泄室。早上9时,在一间很开阔的公共区域目前正滞留的7个被救助人员穿着救助站蓝色的统一服装,在看报纸、电视。

“驻站的3名社工还会定期为他们策划组织篮球赛、烹饪比赛等,一旦发现身体不适,我们就近送到市博爱医院救治。虽然是临时救助,但丝毫不能马虎对待。”市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谭立军说道。

寻亲效果怎么样? 依靠科技寻亲成功率大大提升

每个流浪汉背后都有一个不想被人知道的故事。

在火炬开发区张家边春天百货附近桥底曾有一位流浪汉“占山为王”,经常偷吃市民祭祀的饭菜而被投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一靠近就被他仍砖头袭击,让人束手无策。市救助站社工从2017年开始,三番五次开展流动救助,定期为他送去食物和棉被衣物。“一开始只能远距离放下物资,慢慢地他才允许社工靠近。”年初的一次聊天,社工拍下了视频,并根据他的描述发送到坦洲镇社会事务局的救助群上,很快找到了其在中山坦洲务工的姐姐。姐弟见面一瞬相拥而泣。原来,这个来自茂名蓬头垢面的青年今年才23岁。几年前一次与父亲吵架说“我不混出个名堂,我就不回来”,工作失败后选择了流浪。

不过对于一些语言不通或有精神障碍的流浪人员来说,要为他们筑起回家路往往要用尽一切信息科技手段。如本报曾报道的《走失13载75岁老人与家人团圆》的云南籍妇女武长妹,市救助站通过登报、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手段无果后,最终通过录制视频发送至云南省的求助群找到了线索。

近日,一名越南籍妇女在东区库充一带流浪被送进市救助站,因语言不通,连月来,市救助站寻求市出入境管理中心、越南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帮助均没有进展。近日,一名到市救助站接人的云南老乡听懂了她的语言。“我们猜测这名越南妇女是早年嫁到云南境内。下一步我们将寻求云南省民政部门的帮助。”

谭立军介绍,随着DNA、人脸识别、微信群等等信息手段普及,2018年市救助管理站帮助站内受助人员成功寻亲80例。今年截至5月,已成功寻亲42例。寻亲率在逐年上升。